1汪曾祺在《岁朝清供》里说:
曾见一幅旧画:
一间茅屋,
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
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
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这看似清平散淡的诗句,
透出的简简单单的美好让人心向往之。
2我最后的敬意,要献给那些知道我不完美却依然爱我的人。(by泰戈尔)
3不管任何宗教任何哲学,所谓的修行,最关键的就是给自己的心找一个什么东西放着,找到了,能放住,就是得道了。
4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取决于你在每个当下对自己人生的定义。
5你的教育和审美让你飞快地做出判断,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高明的那是拙劣的,然后你的心就会不断地在接受和拒绝,亲近和排斥之间来回摆荡,却错过了认真了解一个人,一样东西究竟是什么,也就无法感受真正的快乐。
6《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作者是明就仁波切,这本书的主题是谈如何通过禅定认知你的心,如何通过认知你的心获得平静和快乐。类似的书很多,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专门针对受过教育的现代人,使用他们喜欢的科学实证主义去论述人的意识如何产生,如何运作,解释在禅定中意识、情绪、觉知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后引导读者认识心的真相。
我觉得如果不需要考虑销量,这本书完全可以叫做《科学禅修手册》,或者是《显微镜下的心》。
7在古代和传统社会,弟子对于禅师拥有无比的信心,禅师可以通过直接教授的方式教导弟子。禅师说:你的一切痛苦来源于心的造作,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实质。弟子完全听不懂什么叫心的造作,什么叫苦的实质,也没有对应的任何真实体验。但是因为他对老师拥有无与伦比的信心,所以他会径直接受下来,先去相信,然后按照指导去进行练习。并且,在练习开始就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达到老师说过的那种境界。
8现代人不是这样,现代人喜欢质疑,需要实证,否则无从升起信心。禅师说:你觉得不快乐,那是因为你的本心被欲望和情绪所遮蔽了。弟子反问:你怎么知道?怎么遮蔽的?你求一下阴影面积证明给我看看。禅师说:并没有真实的自我存在,我们所认定的那个坚固的自我,只不过是连续的心念、感受和情绪罢了。弟子反问:既然你我都没有自我,咱们坐在这里干嘛呢?一个不存在听另一个不存在讲课?老师你真的没事吧?
9天才不是一种智力,天才是一种性格。
10托勒密问亚历山大,你死后王位传给谁,亚历山大说,强者。
11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12叔本华将这句话视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 他认为其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 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当一个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多多少少能够理解如上这一点。
13想要避免造成永久性的损失,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遵循常识,不要贪婪,别加杠杆;
2、远离那些会炸掉的人、事和地方;
3、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些安全气囊。
14人的眼光要长远,100年之后,所有的名誉、地位,官职还有钱财都烟消云散,而能够留下来的是你在这个世界留下的温暖、爱、价值和回忆。这是最好的修行。
15反馈是持续迭代优化非常重要的一点。
保持真诚,时间会显示出真心。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不骗人,不坑人、不虚伪是基本准则。
时间会过滤出一个人的底色,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的口碑,一个人的信用是无价的。
而这些会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社交圈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