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感冒,没个一两周都别想好起来。
昨天白天打了不下百个喷嚏,坚持没有吃药,就想着多喝热水,扛一扛就过去了,之前也都是这么干的。没想到,晚上睡觉时简直是难受的要死,喉咙感觉都肿了,吞咽都疼,可又不得不反复吞咽。以前只是鼻子不通气,现在整个喉咙都疼。晚上也不知道是捂得太多,还是暖气给的太热,又加上难受,却睡不着,还怎么躺都不舒服。热得我浑身冒着汗,脑门却冰凉,因为喝水喝多了,不得一趟一趟地跑洗手间。
怎么都睡不着,就这样一直反复折腾到3点多。早上不到7点又难受醒了,没法再入睡。只得起床,磨蹭着等药店工作人员上班。
我知道自己吃什么药可以很管用,直奔药店就告诉工作人员要什么药。可每到买药到地方,买回去的,总不是你一开始想买到药。为什么?“遵医嘱”啊,照那“医生”的说法,我自己要买的药回去吃,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更严重,那谁还敢自己瞎吃?
这次,也一样。问我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问还没来得及回答,她自己就说,这会儿一般都是风寒感冒,吃这个吧,然后再吃点消炎药,搭配着吃,好得快。利索的把药都给我拿到了柜台结账处。看在自己生病的份儿上,懒得跟这“唯利是图”的假医生废话。结果两盒药56元,我想我要买的那药也就十几块一盒吧。
上次,表弟生病,高烧不退。在医院里输了一天液,才退烧了。可第二天又发烧,只好再去输液,一天一晚仍不见好。最后一米八多的大个子眼圈泛红跟我说,想回家。
到家后第一件,就是到我们乡村的诊所去看病。大夫先是询问症状,摸摸表弟的额头,再拿听诊器听了听他胸前。这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他听的是肺还是心脏,然后看了看表弟的嗓子,再让咳嗽两声。说是着了风寒,抬手就写下几种药。然后递给负责抓药的大夫,只见抓药的大夫排好六张白色的小方纸片,把表弟需要吃每种药挨个放好六个小纸片上,分成六等份,然后一个个包起来,做成小药包。每顿饭后一小包。这就是我们农村看病抓药的方式,不用整瓶整罐儿的带回家。表弟的药只花了七块钱。或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两包药之后表弟立马欢脱了起来,不再高烧。家里人感叹,在北京,大医院,输两天液都不好,回家两小包药立马就能好。而北京带回来的药一盒一盒的,没吃又不知该做何用。
看着我这两大盒药,每种至少吃五六片,就像我们小时候见过的药罐子一样,一把一把的吃药仍不见好转。
北京为何看病难看病贵?回家看病路费成本高呀,也比不上大城市医疗条件好。所以又贵又难,人们依然选择北京。但一般人的小毛病只到药店买药,而药店的医生大夫也是唯利是图,专门推荐提成高的药,不推荐疗效好的药。不嫌排队看病拿到的也是整盒整的药往家拎,本来吃个两三天能好的,结果一瓶药的量却够吃十几二十天。未吃完病好了的,药也没地处理,只能自己存着,但基本再也用不上,下次生病了,还得往家拎药,因为得遵医嘱啊,不能自己瞎吃。
农村小地方,你需要吃多少,大夫就给你开多少,你不用担心剩下的那些药怎么办,因为相同病症的还有很多人。
晕头转向的用手机凑足了今天的文章字数,来不及检查,因为实在难受,得睡了。
天气寒冷,小伙伴儿们注意保暖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