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点40醒来,翻来覆去睡不着,拿着手机看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文章,语文湿地卢老师的个人专栏,每篇文章我都是在心中一字一句默念着看完的,想起读叶嘉莹先生的《古诗词课》,其中有篇文章是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我坐在办公桌旁举着书,认认真真,一字不落的读出声来。叶先生分析的入情入理,让我有巨大的共情共鸣。
无论是卢老师还是叶先生,读她们的文章,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的想要读出声音来?我想除了思维,更多的还是语言,文笔。
福楼拜教莫泊桑写作,其中有一条:“无论写什么事物,要称呼它只有一个名词,要表现它的运动只有一个动词,要揭示它的性质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要不断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不要因为困难,而用类似的词句来敷衍了事。”
我不知道这些好的文章,她们在写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精心反复的推敲。但阅读她们的文字,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卢老师说:你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你思维的方向。很多时候,不是做不到,而是,你根本不知道。知识,决定了你能够想多远;你能想多远,决定了你能够走多远。脚步到不了的地方,头脑先到,然后,脚步自然会跟上。
她说:写下即永恒。写作,让我安心光阴的流逝,走向生命的辽阔和深邃。获得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写作让瞬间定格,接近永恒。
她也说:写作,是休息,是自我奖赏,是美妙的独享时光。
我说:写作(我的写作还称不上写作,只能叫记录),是身心的自我疏通,是思维的自我梳理。我喜欢这种疏通梳理的方式。
——写于2022年2月7日周一,早6点40,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