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5岁定律#-所思

#35岁定律#-所思

作者: 看得见的思维 | 来源:发表于2019-11-07 12:16 被阅读0次

35岁的分界线好像被各种社会现象折射的越来越明显,找工作的时候、在学习新知的时候、在生孩子的时候、甚至于在医院都能见到。

但35岁真的这么可怕么?

是的,可怕,但可怕的深层原因要看你的人生被过成了什么样子。

那是因为35岁,距离你参加工作已经至少10年了,工作不上不下的干着,不满意我就想着跳槽换老板;生活不好不坏的过着,不如意就哭天喊地抱怨连天;身体开始小病小痛,想锻炼也就是嘴上实施了。

这现状至少涵盖了大多数35岁自觉中年危机的群体,迷茫的人生旅途,没有路标没有方向,随大流走着。对成功没有定义,或者我赚到了大房子豪车钞票就是成功,或者像马云马爸爸那样才叫成功,其余的都不叫自己人生的成功,但却发现这种成功对自己简直太遥远了,简直不可能啊,就好比一个从不锻炼的人给自己突然定了个爬上珠穆朗玛峰的目标一样,刚开始就被自己的体力困住了,也就没有等待开始呢,这成功的幼苗就被扼杀了个干净。

我曾经在PM这个职业找过很长时间的工作,那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在意你的35岁呢?

因为站在公司和老板的角度,你35岁了,绝对属于职场的老油条了,应该是个成手,我聘来就能用,我给你个目标和方向你可以去执行,不用像带新人一样的要去费力带着你,要么我干嘛花比新人高出很多的价钱来聘用你。所以说,35的职业危机,追究到底还是技不如人,你不符合这个领域的能力要求,比如在PM这个职业上,如果你在BAT都是15-18级的人物,35岁的危机怎么也不会出现,那个级别,你的思维、能力、环境都让你不断去成长,即使你跳出这个圈子,你的能力依然可以嫁接到其他领域(六哥说的迁移),就像刻意练习那本书里提到的帕格尼尼一样,一根弦的小提琴我照样弹得满堂喝彩。

当然,这个不排除对35岁未育女性的歧视,有些时候你能力再强,在这个条件面前,也依然无法抗衡。

很多人都读过《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都知道7个习惯是从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的转变,都知道其中的影像圈与关注圈,知道应该更多的经历去放在影像圈而非关注圈,知道要事第一的原则,知道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可是这些都是知道而已,能做到的寥寥无几,或者热血几天悄然放弃、或者被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路径吓到等等,都无疾而终了。最后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失败都来了,你把自己先否的一无是处,觉得“这个太难了我做不到啊”“要这么久啊我坚持不了啊”.....没开始先放弃、先提出一堆问题,久而久之,生活、工作、家庭的问题都堆积在一起压在身上,就算是不是35岁,你的中年危机也提前来临了。

那么在制定一个个计划或者说目标之前,为什么不制定一个稍微一努力即够得到的呢,(创意来源与@彭小六的一个俯卧撑策略)就像超市摆货,为什么售货员会把保质期临近的放在最外面,因为你最容易拿到啊,伸手就行了。

这样一步步让自己成功,有对下次成功的期待。

比如说,你是斜杠青年,那你期待自己未来能得到什么,或者能从当前的斜杠中获得什么,是资历、能力、金钱、名声等等

想要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中间隔着的是崎岖不平的路,你会遇到瓶颈,会遇到挫折,这中间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去突破,但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放弃。

唐僧只是一介凡人,没有法力没有实力,但却是师父,是团队的领导者,为什么呢。

他信念坚定、坚持初衷,凭借自己坚定无悔的意识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动力,不让途中出现偏离或者夭折,他最大的一难是来自女儿国,因为一旦他瓦解了,也就没有后来的功成名就胜利还朝了。唐僧对自己的期待就是取得真经,哪怕路途再遥远再崎岖。

你在自己最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与享受,随波逐流,那就要做好安逸背后的隐患随时找上身的准备,即使现在已经30+了,那又有什么呢,现在开始站起来,一天一点的进步,习惯都是复利的,进步也可以复利,今天看不出,明天看不出,那一个月呢,一季度呢、半年呢、一年呢、三年呢,就像六哥说的,读书你一天多读5分钟,你都 超过了中国绝大多数的人。

合适的目标+适合的方法+加上不断的坚持,中年绝不是自己的危机,越老越吃香,游刃有余。

所以,35岁定律,中年的危机的来临,是因为自己选择了安逸和忽略之前潜在的危机,如果你正视它、解决它,未雨绸缪,中年危机只是个名词和社会热点,35岁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5岁定律#-所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om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