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周时间才读完《反脆弱》,没有能够完成每周一本书的计划,原因是这本书确实不能当做快餐书来读,正如卡尼曼所给的书评:这本书改变了他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顺便提一下,书的封底还有十来位中国学者写的书评,但我认为大部分都没有认真的读完本书)。作者塔勒布确实是一个天才,而天才往往意味着很大的争议,对于这本书,前半部分我很认可,后半部分也觉得有点偏激了。
作者把事物分为三类:脆弱的(比如玻璃杯,易碎)、强韧的(比如凤凰,死后涅槃重生)、反脆弱的(比如传说中的九头蛇,一颗头要是被斩断,立刻又会生出两颗头来)。作者对反脆弱的定义是:能够从冲击和伤害中成长,比之前更为强大。
似乎不能够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恰当的总结,讲一些我想到的案例吧。
我们都知道,一味的溺爱最终只会害了孩子,而不会让他成才。孩子遇到难题,对我们大人来说,轻而易举的就帮他们完成了,看起来似乎是在爱护孩子,但说的难听一点,这样做实际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小时候生活在乡下,孩子们真是是放养,一个个壮实得很,现在我们把孩子在城市里精养起来,却老是发烧感冒,正如一句俗语: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或者说,小病不断才能大病不犯。
官二代、富二代的成长条件远远优于他们的父辈,又得到父辈们的倾力传授与扶持,为什么却无法达到父辈的高度?因为不管他们的父辈如何有意识的锻炼他们,总还有最后的一份保障和退路,那种置之死地的磨难和搏杀,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永远也无法经历的磨练。看看任正非、马化腾、马云这些牛人,谁没有过几次破产的困境呢?这样说起来也是一种公平,没吃过苦中苦,成不了人上人。
有个关于食品卫生的笑话。说是美国有个餐厅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食客们都中毒了,只有来自中国的游客没事,甚至还能够帮着救助其他食客,因为中国人在国内生活,经常吃各类有毒食品,早就锻炼的百毒不侵了。
对于每个人的身体来说,保持最舒服的姿势才让人感到舒服,比如玩笑中所说的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子是得不到一副好身体的,总要流汗、总要受累、总要锻炼才能拥有健康。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成钢!
身体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每天的工作都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轻松完成,看起来是处在了一个好岗位,令人羡慕,但个人的能力真的无法成长。你怎么就知道你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干到老呢,几十年前,谁能想到供销社都能倒闭呢?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单位不能再雇用你,你能够去做什么?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这些都是针对个人的例子,作者的剖析让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获得反脆弱性,必须远离舒适区,甚至主动的、有意识的给自己出些难题。听起来这似乎是个悖论,比方说:想要自由,必先自律;想要幸福,必先自虐;想要轻松,必先奋斗,等等。这和中国老子的哲学有得一拼:“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还有以前也听过一句类似的话,我一直认为很有道理:使你难受的,必定让你成长。
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更多的是讲社会运作中的反脆弱,列举了很多过度袒护反而使得事务风险叠加、更加脆弱的例子,感兴趣的可以找出本书来细细品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