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很多场合听很多朋友谈起自己对上学的感悟,大意是说,自己在大学时候的所学,对于后来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学校的东西,都是写在纸上的,脱离实践,毫无用处,感觉自己上了一个假的大学。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倒是直到今天还牢牢记得大学时候系上的要求,要从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必须完成“五个一”,即:写得一手过硬的“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上好一堂课,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读完一百本中外名著并写一本五万字的读书笔记,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念书的时候,被学生们戏谑地称为“五个一”工程。我倒没有询问过其他师范院校中文系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但是后来在工作中,我确实尝到了当初认真完成这“五个一”给我带来的甜头。
自小喜欢写字,虽然没有系统的学过书法,但是钢笔和粉笔字,倒是可以基本上得台面,毛笔用得时候不是很多,是可以慢慢学习的。因此,我的课堂板书以及平时工作中的笔迹留存,给了我做老师基本的尊严。
至今还记得到当年实习的那个镇中学,实习老师是大学时候师姐的一个好友,从上课准备到上课环节,从组织课堂到作业反馈,老师每次只是提纲挈领地讲一下,更多的却是让我在实践中感受体会,然后再去总结提升。回学校上汇报课时,教材教法老师在台下不停地点头。所以,工作后,课讲得虽然比不上名家大家,但不管何时的公开课自己倒是没有怯过场。
至于普通话,不管是上课,还是和家长交流,抑或是在公开场合讲话,流利标准的输出,都是我的表达加分项,无疑,这对于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和风采是很有帮助的。
年轻时候的广泛阅读不但丰富了我的见闻,也奠定了我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想想学校要求读的一百本中外名著,应该是和很多高尚的人有过交流。正如张丽钧老师所说“读与背,是‘纳’的过程,写是‘吐’的过程。有了很好的‘纳’做基础,我们才可以期待自己‘口吐莲花’”。一切都是为了以后做准备,想想,这样的学校要求,怎么可能对于将来没有用呢?
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了。要发,得要先写才行。柏拉图曾说,通常来讲,人类会养育两类子女,一类是“身生子女”,一类是“魂生子女”。前者是我们与“爱”结合的产物,后者是我们与“美与智”结合的产物。对于学中文的人来说,多写一些好东西,就等于我们的灵魂多分娩了一些优秀的“子女”,难道不是很值得的事情吗?有了写,充分的写,写得好了,就可以投稿,一旦发表,你的收获就更多了。首先是你获得的是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原来自己文笔还可以,原来自己的还有很多可能,以后写起来,可能就更有劲了。不仅如此,公开发表的东西,可以把你的观点更为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理解你,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直到今天,我都很感谢我的母校,感谢中文系的要求,简单的几个“一”,几乎把一个做老师的所有方面都关注了。现在想来,如果当初能做的更扎实更到位就更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