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春节,这本该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温馨时刻,在农村,却也成了相亲大戏的密集上演期。当在外漂泊打拼的年轻男女们踏上返乡的归途,裹挟着城乡闯荡的尘土与疲惫,也被卷入了一场场关乎婚姻、关乎未来的“速配”浪潮之中。
在农村的相亲场上,性别失衡犹如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巨手,翻转了传统求偶的乾坤,赋予女方绝对的主导权。“一家有女百家求”,寥寥数字,道尽如今农村婚恋的现实。男方们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在媒妁之言牵引下,与女方匆匆相见。那短暂的会面,每一秒都承载着厚重的希望,只因男孩子多、女孩子少的残酷现状,让女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言语都有了决定缘分走向的分量。
一旦相亲成功的信号闪现,男方家庭便马不停蹄地开启“破财”之旅。彩礼,这一古老习俗在现代社会异化,数字如脱缰野马,高到离谱,动辄数十万,压得普通农家喘不过气;礼物,从金银首饰到高档烟酒,琳琅满目,多到令人咂舌,只为博女方欢心。更有甚者,女方随时提出的诸如在城里买房、买车等过分要求,男方一家也只能咬着牙应承。为了孩子成家,父辈们多年积蓄倾囊而出,还可能背负巨债,男方在这过程中,不自觉地卑微到尘埃里,尊严被现实一点点碾碎。
目睹这般场景,我不禁在这岁岁春节、年年相亲的轮回中陷入沉思:结婚,其意义究竟何在?是祖辈口中“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使命必达,还是在时代洪流中,我们遗失了更为珍贵的内核?往昔,“情投意合”是卓文君为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义无反顾,“两情相悦”是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悠然闲适,爱情本应是婚姻的基石,是两颗心相互吸引、彼此契合的共鸣。可如今,在农村相亲的仓促节奏下,爱情似乎成了奢侈品,被物质考量挤压到了边缘。
婚姻不该是一场交易,用彩礼与物质买断双方的后半生;也不应是为了迎合世俗眼光、完成繁衍任务的无奈之举。它应是两个灵魂的深度相拥,在漫长岁月里相互扶持,共赏春花秋月,同担风雨霜雪。于男方而言,在彩礼重压下的卑微求娶,婚后能否挺直脊梁经营家庭?于女方而言,凭借性别优势索取而来的婚姻,能否收获真心的呵护与长久的安宁?当婚姻的起点被物质扭曲,那终点又何谈幸福美满?
在这春节相亲的热闹喧嚣背后,是时候让农村的年轻一代,乃至整个社会,静下心来重新找寻婚姻的真谛。让爱情冲破物质的藩篱,让尊重、理解与包容填充婚姻的内涵,如此,方能在新岁开启时,为每一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点亮希望的烛光,而非被沉重现实拖入迷茫的泥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