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星教师
在以考试为导向的环境下,众人眼中闪光的主角常常是成绩单上最顶端那几个人,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发问:怎样才能成为学霸?学霸平时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学业成绩是学霸一致的评判准则,然而,在成绩的评判标准之外,学霸是否具有其他的共同特质?今天我们一起阅读钟成都七中超旭同学的演讲,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
我是成都七中英才实验班的学生,在这个群体之中生活了三年。这让我有机会看到并了解到我身边很多可以称之为学霸的同学,他们是怎样在学习以及生活。以成绩见长并非他们学习生活的全部。其中,善于感知与思考是这群优秀的同学很大的一点共性。多维度的感知和习惯性的思考给人以清晰的洞察感以及从容不迫的力量,在应试之中,这是构建学习体系的工具;在应试之外,它的韧性也会体现在环境适应,人格,认知等层面。
一、多维度的感知
自我感知
我记得余华先生有一部作品,叫做《十八岁出门远行》,讲的是初出茅庐的、满怀憧憬的一个18岁年轻人在柏油公路上遇到抢劫的司机和抢苹果的农民的故事。最早与这篇文章相遇是在高三的小说专题练习卷上,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是:社会的阴暗阻遏压抑年轻人的成长。后来才知道,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表明年轻人的成长必然遭受艰难,但即使有艰难,也应心存温暖。至此才明白:是我的解读浅薄了,感知文字背后的温度,是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必经之路。
然而,可供感知的维度绝非仅仅只有文字,感知自我的状况(清醒地认识自己),感知周围的环境,也是感知层面上举足轻重的部分。
环境感知
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在川蜀模范学子评选之后,优促会举办过一次名叫“让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的交流会,四川教育界的各位前辈使我们深受启发。其中,向董事长讲述了成立优促以及发起“川蜀模范学子”助力奖的初衷。他提到但凡成功者都是孤独的,都是勇敢的,需要坚守,成功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抱团取暖。优促会成立至今,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对教育充满情怀的伙伴,一起来做热爱的事业。
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前辈们对教育有一种热情。而这种热情,常常是取得成绩,取得成就的关键组分。无论是什么领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企业家还是普通劳动者,这种对职业的热情和热爱同等地重要。
这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不禁思考:坐在晚自习教室灯光下的学习者,是不是有着对学习本身的那份热情。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学霸之所以有耀眼的成绩,是因为他们方法得当,天资聪颖。但是,从方法的层面论证他们的成就实在有失偏颇,在我所见到的优秀学生群体中,是真正具有对学业的一股热情,是真正热爱他们所学习的事物。
在我的高中,我们看到有着同样热忱的学长学姐,如今已经在基因编辑,搜索引擎,数学,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散发光芒;我们被教育要看到化学中化肥与农药的使用让多少人摆脱了饥饿,看到石油产量于国力的关系,要看到生物中基因编辑与器官移植可以使多少人脱离疾病,看到COVID-19爆发时SHERLOCK检测让多少人能及时受到治疗;要看到数学里的美感;要看到语文里的民族底蕴。
我们的老师给我们普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其应用,给我们讲述他们经历,他们的故事,给我们看到他们眼里自然流露的光彩,由他们亲自手举火炬,引领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了热爱而追随前人的脚步,走向医学,药学,生物学,数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走向中国各地,走向世界的所有角落,走向人群的中心,也走向人迹罕至的地方。
学霸的大脑从来不只是成绩,还有一往无前的热爱,他们都够感知到自己的这份热爱,并且为之付出坚实的行动。这种热情所支撑的,是出色的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
在高中,我有过竞赛学习的经历,这样对化学竞赛与化学学科的纯粹的喜爱使我能够在考试失败之后看淡分数,转而看到这样的学习经历所培养的我的思考,自学,研究,抗压的能力。同样地,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我们会放下竞争的成见,成为一个高度凝聚的团体。
我参与过两种形式的学习小组,一种是分数高的学生与相对低分的学生互相匹配为二人小组交流学习;另外一种是一个特优生团体进行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性总结,然后将研究所得在班级和年级上进行报告分享。这两种形式都是说明了学霸并非盯着分数不放的利己主义者,传授与交互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是极具启发性的法门。
从另一个维度上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感知自我和感知环境更多落脚到了策略和规划的层面上。在这样的学生团体中,自我感知(认知自我)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弱项,目标,规划更加清晰。也会依据自己的感知指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长期或者短期的学习规划。感知环境则会涉及学习的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而很有趣的是,这样的学生群体的压力来源常常是内源的,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信与自卑交融的群体。
二、走向人群中心
也走向人迹罕至的地方
说到思考的层面。常常会有人认为,思考是哲学家,空想家的专长,就像智者们思考实体问题和变化问题。然而在学生阶段,思考自有其独特的性质,即落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向上。
学生与考生
举一个例子,我的老师曾经启发我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多重身份常常被我们自身甚至老师们忽略。
最明显也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与考生。在应试的背景下,我们作为考生的身份常常被过度放大。而学生和考生,前者着眼于追求知识的纯粹快乐,好奇心,求知欲,思考于质疑;后者落脚在考试得分,重在得分技巧而非知识本身。如何去平衡学生与考生的角色,是我们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年轻人与青年人
另一个方面是年轻人与青年人。提到前者,我们往往联系之以活力,青春,冲动,鲁莽;而提到后者,我们的印象则常常是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或者说,从年轻人渐而成长为青年人,也是我们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准专业级的兴趣爱好
学霸的大脑从来不只是成绩,他们会进行精确的思考并切实地学习和研究。我还记得我的高中班主任说过一句话:兴趣爱好,就应该培养成准专业级,而不是浅尝辄止。有的同学(理科)对历史感兴趣,其它的喜欢社会学或者哲学,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心之所向,并能把爱好钻研发展为半专业的程度,而非浅尝辄止。在现如今多元评价的趋势下,这种有意识的多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要问在七中的三年我认为重要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感知和思考的潜在能力,而非取得的考试成绩。将学霸与成绩捆绑,其实无异于将学生与考生捆绑。
前些时候看到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条消息:“我离开了一所大学式的高中,来到了一种高中式的大学。”忧伤之余,也提醒我:我在那个小小的园子所学到的东西,绝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高分。
最后我想说,学习求索的道路,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过程,也要慢慢脱离一些平庸的东西,把自己所读的书,跟这个国家的处境联系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