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吴释若老师拆书的第3次作业,难度明显增大了不少:老师的讲义中不再指定片段以及不再写带拆范文。这确实给了我极大的挑战。幸运的是老师在讲义中介绍了一种新的拆书方法(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可以说是珍贵的写作秘籍了。
R
遵循这样的步骤入手书籍,就不得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通过在清单上书写这一动作,可以确认自己此次读书的目的。比如购买小说或纪实作品时,会考虑是为了享受故事、玩味文章、沉浸在作品的气氛中、了解本书的作家还是为了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文学走向;比如购买商业书籍时,则会考虑是为了要以后运用到工作或者兴趣爱好中、方便传授给他人、提高自身涵养还是为了能够立即付诸实践。
有样东西是购书清单上的常客,更是我最可靠的好帮手,那就是“书里推荐的书”。读过新书的读者应该知道,每个领域的入门书籍最后都会附上参考文献一览。我会首先在这里寻找感兴趣的书,甚至在读书期间,在文中看到“作家〇〇老师所著的《XX》中这样说”的表达,都会把书名记下来。
选择图书,重要的是看平时收集的信息,要经常竖起敏感的天线。平时提高了敏感度,就算没有特意去找,也能在日常生活里收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这样积累下去,想读的书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需要去网上搜索。
I
前段时间去逛街路过新华书店,就去里面溜达了一圈。买了《中国式关系》,《哈佛极简中国史》还有《老谋子司马懿》……天知道,这些书到现在还躺在家中的角落,连封皮都没有打开过,这就好像是双十一买买买之后,收到一堆无用的东西之后恨不得剁手的感觉。我想了下当时为什么买这几本书:因为当时电视热播《中国式关系》和《军师联盟》,特别喜欢马伊琍,吴秀波,一冲动就买了。又想起在得到中好像听过《哈佛极简中国史》,结果你懂得。这种时候只有一份购书清单才可以拯救我自己。一份简单的购书清单就好像下面的表格一样,列出想买的书籍线索,以后去书店就可以有的放矢的买买买啦。
图片来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读书笔记》首先列出读书清单,再去书店确认是否自己需要的书籍,最终付钱将书带回家。遵循这个买书的步骤,我们可以在列出读书清单之后很清楚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阅读书籍,有助于我们更轻松快速地了解书中的精华。学霸苏轼采用“八面受敌”的读书法,“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每一本书要读上好几遍,每一遍都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求、去研究,这样就好像读了好几本书一样。这和我们提前列出读书清单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购书清单能够帮我们了解读书的目的。
在我们认识到购书清单的益处之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制作一份最适合自己的购书清单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种有效的方法,我最喜欢的便是“以书找书”和“联系生活,时刻搜索”。有时候我们想读书,却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些书来阅读。现在网上有很多类似“适合XX类人阅读的十大书籍”之类的书籍可以拿来参考;当然还有一种途径,我觉得非常有用,那就是“书中推荐的书”。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参考文献,这些书籍文献都是和我们正在读的这本书主题紧密相关,所以经常翻一翻书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大量同一主题下的优秀书籍。 以书找书是快速找到同主题书籍的好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阅读某一本书可能只是生活中某些情景下的闪念,这些一闪而逝的念头我们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哪怕只是简单模糊的几个字,也会有助于我们后面整理自己的购书清单,比如:跟历史相关或是小朋友等等只要是能够帮自己确定书籍的主题即可。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每天发生的事情又相当多,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细心感受生活。这样的话,购书清单上的书会越来越多,完全不必担心所谓的书荒。紧密联系生活就能找到喜欢的书。
A1
刚上研究生那会儿,老师让我们阅读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文献,并每周汇报起主要内容以及研究亮点。刚开始我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费了老大的劲才堪堪找到了几篇文献。组会上看着师兄师姐们侃侃而谈,感觉他们好不费力就找到了许多既切合主题又高质量的文章。而且他们,他们讨论的时候总是能够很轻松的就举出同领域中很多例子。请教他们之后,我终于知道了他们找文献的办法:
1、先列出自己想要阅读的是哪个研究方向的文献;
2、找到业内比较厉害的科学家的文章阅读;
3、在阅读文献的时候注意记录他们引用的参考文献,选取其中质量高的再次阅读。
A2
学习到了秘籍的自己行动力爆棚,我列出了自己要做的几件事:
1、首先仔细阅读老师自己的文章;
2、将老师的文章中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献挑出来仔细阅读;
3、再根据这些挑出来的文献寻找其他的优秀资料;
……
这样不停的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以书找书,我阅读到了大量的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这使我对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以及主要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
到这儿,你知道怎么才能做一份最适合自己的购书清单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