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求心之学与外求之学

求心之学与外求之学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23-01-08 19:17 被阅读0次

    第40天(2023-1-9)求心之学与外求之学

            王阳明在写给邹谦之的诗《次谦之韵》(《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中,批评了宋儒求理于心外的错误,叙述了体认良知的必要性。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话更分明。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

            冈田武彦评:王阳明认为,佛教以“无(空)”为宗旨,却有要脱离生死苦海的私念,因此没有做到真正的无;道教以“虚”为宗旨,却有祈祷长生不老的私念,因此没有做到真正的虚。而圣人无任何私念,因此做到了真正的虚无。他觉得遵循良知可以把万事万物看作绝对虚无,不会有一丝私念,于是从这一立场上对佛老二氏加以批判。(《传习录》下卷)

            王阳明又批判说,佛教主张无执着,即不可着相,这反倒是陷入了着相的状态。也就是说,儒教承认君臣、父子、夫妻都是实际存在的关系,因而能够坦诚对待。而佛教认为这些关系都是烦琐的,想要逃避,结果是着相于此。儒教以仁来处理父子关系,以义来处理君臣关系,以别来处理夫妻关系,所以没有着相。总之,佛教否定诸般事物的存在,想要逃避,虽主张无执着却陷入了执着。(《传习录》下卷)

            一友问功夫不切。

            先生曰:“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着根?”

            对曰:“致良知盖闻教矣,然亦须讲明。”

          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

            曰:“正求讲明致之之功。”

            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尘尾提起。一日,其徒将尘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尘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少间,又一友请问功夫切要。

          先生旁顾曰:“我尘尾安在?”一时在座者皆跃然。

          嘉靖五年(1526),王阳明在书信《寄邹谦之(三)》(《王文成公全书》卷六)中写道:“近有乡大夫请某讲学者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某答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王阳明退而作诗《月夜二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两首诗都讲述了王阳明的心学,

            第一首如下: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第二首如下: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王阳明看到中秋的明月有时也会被云遮住,因此作诗《中秋》,以抒感怀。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舒国用的问题:“敬畏之增,不能不为洒落之累。”“敬畏为有心,如何可以无心?而出于自然,不疑其所行。”

            王阳明说过,修行圣学与举业绝不矛盾。他提出“良知”说以后,认为良知是千古圣贤的秘诀、圣学的正法眼藏,自然会觉得修行良知圣学与举业不矛盾。不过当时王阳明明确指出朱子学是外求之学,良知学是求心之学,二者相反,而科举考试依旧以朱子学为基础,因此会有人觉得举业与良知学有矛盾。就此有一段趣闻。(《年谱三》)

            家君问曰:“承诸君相携日久,得无妨课业乎?

            二子答曰:“吾举子业无时不习。

            家君曰:“固知心学可以触类而通,然朱说亦须理会否?

            二子曰:“以吾良知求晦翁之说,譬之打蛇得七寸矣,又何忧不得耶?”

          家君疑未释,进问先生。

            先生曰:“岂特无妨?乃大益耳。学圣贤者,譬之治家,其产业、宅第、服食、器物,皆所自置。欲请客,出其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还以自享,终生用之无穷也。今之为举业者,譬之治家不务居积,专以假贷为功。欲请客,自厅事以至供具,百物莫不遍借。客幸而来,则诸贷之物一时丰裕可观;客去,则尽以还人,一物非所有也;若请客不至,则时过气衰,借贷亦不备;终生奔劳,作一窭人而已。是求无益于得,求在外也。

            明年乙酉大比,稽山书院钱楩与魏良政并发解江、浙。家君闻之,笑曰:“打蛇得七寸矣。

            个人感言:

            阳明一生,遍学儒释道,最后归宗于儒家,他发现同样求诸于心,佛家以空无为宗旨,希望修炼到自己可以摆脱生死苦海六道轮回,这个就是私念,并没有做到纯粹的空无;道家以虛无为宗旨,希望修仙成道长生不老,这个也是私念,并没有做到纯粹的虚无;唯有儒家,一念良知,干干脆脆,毫无私欲杂念,不再计较个人的得失成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永远以良知为应该,为准绳,为起心动念的准则。这是阳明之所以归宗于儒家的根本之处。

          当今时代,人们依旧以学习朱子之学为主,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功名,问题是朱子之学更偏向于向外求,只格物不格心,看起来忙忙碌碌,本质依旧是在枝枝叶叶上寻寻觅觅,根本就没有入门入道。而良知心学才是根本之学,求诸于内心,一切从心出发,学习良知之学好比自己独立置办产业,一切都是自己的,即便请客招待,客人走后,这些家具,这些房间,这些东西都是自己,还可以永远使用下去。如果以朱子外求之学为主,那就好比这一切都是租来的,虽然也可以招待客人,但是客人走后,这些家具、这些房产、这一切的都是都要还给人家,最终忙忙碌碌一生,自己依旧一无所有!所以这就是良知心学与朱子外求之学差别所在!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40: 求心之学与外求之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心之学与外求之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gu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