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
“社交”也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们越来越注重于各种“社交”的同时。
社交软件也“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随手一搜就是琳琅满目的社交软件及技巧,手机上打开其他APP,社交软件的广告也会随之而来。
足不出户也能让我们看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信息来源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闭塞。
各种林林总总的人中,有这么一类人,看上去衣冠楚楚,人模人样,可行为却如同禽兽一样卑劣。
比如“某某教师猥亵某某学生”、“霸凌”、“家暴”等,类似这样的事迹网上隔三差五就会有一则。
果真是“正人君子无踪影,衣冠禽兽遍地行”也正是因为如此;
“见过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这句话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对于这些人,衣冠禽兽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了。
不过衣冠禽兽这词,其实一开始的意思并非如此,它源于明代的官服,是褒义词。
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而当时服装是划分等级的一种手段。“衣冠”更是作为当时权力的象征,各种服饰样式都统一定制,对于颜色、装饰、配饰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官服,更有着法律的意义。
明代的官服它是集周、汉、唐、宋服饰特征,设计出来的。
它们的服装为盘领大袍,文武百官均要在官袍补子绣上相对应官阶的图案,官阶大小一目了然。
文官官服补子上的图案多为飞禽,而武官是走兽,在细分之下,又以不同的鸟兽来划分官品。而这些飞禽走兽图案在原本的含义上还会添加一些人文元素,使得动物的形象更加贴近人性化。
明代官员分为一共分为九品,相对应的图案分别是: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xichi),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清代文官八品换成鹌鹑,九品换为练雀)
武官:一品和二品都是狮子,三品老虎,四品豹子,五品熊,六品和七品都是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清代武官一品改为麒麟,三品改为豹,四品改为虎)
而当时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的御史,其官服补子图案为古代传说中的异兽獬豸(xiezhi),代表的是公正无私,彰显的是法律威严。
御史补服补子▲明代前中期,官场廉政,文臣死谏、武臣死战,官员们都较为公正清廉,当时古代人人都羡慕当官的,而官员们都服装上都绣有禽兽,当时老百姓们都用“衣冠禽兽”尊称当官的,所以在明代前中期,“衣冠禽兽”还是褒义词。
到了明代后期,官场腐败,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官员们仗着身份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这时“衣冠禽兽”被老百姓们用来讽刺官员们的表里不一,成了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如同禽兽的贬义词。
在“衣冠禽兽”还没成为贬义词的时候,古代就有一个叫“衣冠枭獍(xiaojing)”,比喻着品行败坏,忘恩负义,不孝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