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场修行
——我的诗词与人生(一)
第一篇 关于父亲
清明偶感
长随生计漂南北,
广厦万千何措身。
更忆故园荒冢地,
年年柳绿为谁春。

这篇七绝是我开始学写诗词不久后所作,现在看来未免觉得笔法稚嫩。但是对我而言,却并非无病呻吟。
那一年已经是我在外漂泊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中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内心深处无数次的想念故乡,可每每到年关有人问起今年过年回家吗?我都沉默着摇摇头,在心底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对于故乡,我总是想回又不敢回。这其中的“不敢”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我无法衣锦还乡,也许是因为怕面对逐渐荒芜的老宅,还有离老宅不远处那长满杂草的坟丘。那里埋葬着我青春里最深沉的痛——父亲。父亲过世时,我还在上中学,我记得那天清晨亲戚来学校告知我父亲去世了,我整个人都懵了。忘记了是怎样去向班主任告假的,却清楚的记得,我回去的一路上,那柳树已经抽绿了,我不敢走大路,怕满脸的泪水被熟人看到,就沿着河边一直跑,那满是晨露的柳枝不时的刷到脸上、身上,到后来已不知脸上哪儿是泪水,哪儿是露水。就这样,那绿柳伴随着父亲的离世,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又是一年清明,我已在外漂泊了十年之久,处处都是花繁叶茂,我想着故乡的柳树应该也绿了吧。想着那欣欣向荣的春景里,父亲的坟茔是不是还是一片萧瑟。写下了这篇七绝,我刻意隐去了父亲的事儿,只是想着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后来我用这篇绝投了一个小型的诗词比赛,得了个优秀奖,我不知道评委当时有没有看懂,不过都不重要了,我自己懂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