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走出的你是否被如何走进工作困惑?职场中博弈的你是否会被各种技能的不足而渴望自我充足?创业的你在各方面知识的储备是否能够适应你的市场所求呢?又或者像我一样担心被未来的智能科技、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所淘汰的危机感?那么,你需要学习,需要知识量的充足及有机会的利用。也由于这样那样的不同人的知识需求,知识贩卖者随时代应运而生了。知识收费来了!
很多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数人,也包括我都认为(事实也如此),我们所属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用高晓松的话说是大航海时代后最伟大的时代。往往伟大的时代中地位最崇高者是知识者,现如今的时代也是如此。知识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同时由知识所带来的人生资产,如金钱、地位、影响力都有所不同。
自2015年开始,以罗振宇老师为旗帜的“得到”、“知乎live”、“在行”、“混沌学院”等平台以专业化企业化的运营,知识传输者的影响力各方面的强有力支撑已占据市场半数以上份额。同时也有不同的以“书院”、“读书会”形式的业界精英出售自己的知识,这种以自己的影响力组织的点对点的销售也占据了不少的份额。历史上往往不乏“市场敏锐”的投机者,知识收费类也不能避免。这些人能够完美的利用大V带动、购买粉丝量、媒体的有偿推动等手段来达到小白的认知,从而欺骗一波又一波的韭菜来获利。
得到:2015年罗胖第二次创业的“得到“栏目上线,以“合法赚钱的奸商”自黑的罗胖将“知识的二道贩子”作为“得到”的理念。在罗胖超人的销售手法的执行下,“得到”说服了李笑来、薛兆丰、李翔、王煜全等各自领域顶尖人物的加入。前几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经济学专家薛兆丰一期节目收入三千万”更是对知识拥有者转变为经济受益者的认可,也将知识收费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知乎:严格说是“知乎live”,在众多的收费平台中知乎live应当算相当严肃的一个。专业的主持人针对专业的话题,传递专业领域的受众,正因如此“知乎live”是专业人士所青采的平台,经理的时间也是其他平台所不能比拟的。知乎被最早的知识需求者视为时尚也是来源于此。有多少人在“知乎live”上表达过自己的诚意——这场live我一定参加,这次发誓不睡觉。
在行:客户更看中在行的线下知识咨询的直接面对,对信息知识过滤的也更彻底,可直面领域的权威。在在行,将“巴菲特的午餐”拍卖的概念变成了一整套的产业链在经营,另辟渠道的与其他平台竞争做出独有的特色。
作为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水平的我,有幸曾经和一位大牛有过较激烈的讨论,因此也有了对知识收费的一点点了解。有人说到了现今比较知名的知识售卖者,咱们暂且称之为X君吧。X君在罗振宇的教育机构、罗永浩锤子科技都任过职,有过英国留学经历。偶然机会被某语音平台请去教英语课程,没多久X君便离开。以此为契机开始了知识售卖。所涉及的领域也是各种各样。英语、音乐、艺术、PPT、幻灯片、表格制作,甚至炒菜都有售卖,他本人有了孩子后随之应运而生了育儿栏目。所有项目的收费从299到上万元不等,一个简单的幻灯片收费也达到了7000元。X君也在知识售卖中得益,收入六七百万,而最终到手也只有一百多万。也许是看到了利益的简单得来,X君要买三千余万的别墅,因银行不肯贷款而作罢。而绝不影响此君手戴十几万的腕表、开S级的奔驰轿车。
我听过早已财务自由的李笑来老师的栏目,听过全球投资人吴军老师、王煜全老师的栏目。他们在节目中也会谈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创业,自己的知识认识、物质认知。从他们的言谈,他们的语气,他们的字里行间,他们的回复等细节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修养、涵养、价值观的差异。同样的知识售卖者,我们拭目以待市场的检验。
在多媒体、自媒体在一条新闻的一半设置“付费后阅读全部内容”的今天,为知识付费也被很多无底线的一些人,一些企业当成获利借口的时候,是否可以像笑来老师倡导的不做伸手党。在自己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因为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合理花销自己的钱包才是正确的选择。我诚挚的邀请更多的人加入学习当中,加入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的学习中。同时面对收费时多一些思索,多一些对自己的问询,多一些对朋友的问询。钱花在刀刃上是上一辈老人经常念叨的,也是对自己劳动所得的责任。比起那些写稿凑集数,浮皮潦草的付费,倒不如去看看高晓松的“晓说”收获的更多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