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鬼谷子"内楗第三篇3.5"学习感悟

鬼谷子"内楗第三篇3.5"学习感悟

作者: 西河堂 | 来源:发表于2016-05-29 22:24 被阅读0次

【内楗第三】

(3.5)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而无失计,立功建德。

重要词语:

1、由夫道德...

2、取《诗》《书》..

3、混说损益..

4、欲合者用内...

5、揣策...

6、策而无失计...

译文:

在游说时,要顺着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等方面来进言,从《诗经》《尚书》中征引语句,在此基础上夹杂进自己的言辞,或增加或减少,来议论时局,决定自己是离开还是留下辅助君主。如果决定辅助君主,那么就要与君主的内心相交结;如果要离开,那么就不用去迎合君主的内心了。无论是用“外”还是用“内”都必须符合与君主相处的规律。对遇到的疑难之事,先揣测清楚然后再出计谋解决它。计谋从来没有失策的,就能立功建立德业。

学习感悟: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进而达到自己与对方交流的目的。

相关文章

  • 鬼谷子"内楗第三篇3.5"学习感悟

    【内楗第三】 (3.5)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

  • 鬼谷子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编辑|小韵 本篇是《鬼谷子》的第三篇内楗,主要论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内楗术。所谓“内”,又通“纳”,指向君主进言献...

  • 鬼谷子第三篇(内楗)学习总结

    当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基准,切不可做伤害他人之事。这样在沟通的过程中就会显得有 真诚了了。...

  • 鬼谷子.内楗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

  • 鬼谷子·内楗

    欲善其事 必利其器 紧密结合 内心世界 远而亲相近 遥闻声相思 方寸细相握 进退皆相酌 知其想得其情 内楗当结本始...

  • 学习《鬼谷子》内楗篇心得总结

    第三篇:内楗 学习第一篇的捭阖之道和第二篇的反应之术,再到以进退法则的第三篇内楗,有以下心得: 1.本篇内容是鬼谷...

  • 鬼谷子"内楗第三3.6"学习感悟

    【内楗第三】 (3.6)原文: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

  • 【内楗第三】(3.5)

    【内楗第三】 (3.5)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

  • 《鬼谷子内楗篇》学习总结

    所谓“楗”,即闭塞的开关,即锁。内,指内心世界。内楗,字面意思是从内心深处锁住。本篇意为通过适当的游说探知君主的内...

  • 鬼谷子·3 内楗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 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谷子"内楗第三篇3.5"学习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mq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