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内容还是比较吸引我的,有一种停不下来的顺滑感,是比较好的读书体验。读后有以下感慨:
写作的自由,写作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冲动,不是外加的压力,也不是自己给予的压力,而是一种内心表达的欲望,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相互吸引。在自由写作这一块,我从冯骥才老师这里学会了区分散文和随笔。曾经我并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如今知道了:散文源于心灵,随笔源于思考,散文更多为感情色彩,随笔更多为思辨成分。
再就是我最喜欢的小说部分,最喜欢冯骥才老师讲述的小说的眼睛部分,这就好比点睛之笔,小说有了眼睛,便有了灵魂。而对于小说的眼睛,书中又包括睁着的眼睛与闭着的眼睛的区别。
还有就是小说的尾巴,书中有一个比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一个厨师上菜的故事,一个出名的厨师说,他的菜有一个窍门,就是最后一碗汤一定要前面的菜再好,最后一盆刷锅水上来了,顾客不仅胃口全倒,出门还得骂他两句。
写小说要有空白,也就是留白,书中引用了“十八相送”的道理,要给读者留下休息的时间,想象的空间,再创造的空间,这点很重要,不能死皮赖脸地硬拽着读者走,那是不够长远的。
而且,通过这本书,我对于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且我才知道,原来之前总听说的“非小说”原来就是非虚构文学的缩写。非虚构文学是生活中有的,待我们去挖掘的,而虚构文学则需要我们信马由缰地去想象的。
还有一个观点是很触动我的,就是说小说中是没有配角的,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是很重要且有意义的,哪怕他只露了一面,所以在描写人物时,不要去马虎地随意去一份一个人,小小的人物也是成就我们成文的必需品。
作家是有一定的理想追求的,那追求不应只停留在“干预生活”上,更应该表现在“干预灵魂”上。能够触碰心灵的文字才是真正好的文字,它也许可以打动一个人,启发一群人,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世界更加广泛的范围。
书中还附上了冯骥才先生的五篇短篇小说以及五篇散文。其中最打动我是是拿篇散文《挑山工》,挑山工个子很矮,这位被重物压低了身体,挑山工走的很慢,但是却总能轻松地出人意料地超过走在前面的旅人,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旅人虽然走得快,但是他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是停下来,而挑山工不能像他们一样普遍,怎么高兴怎么来,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挑山工总是一个劲儿地往前走,虽慢却总能走到前面,那种根深于内心的执着、毅力、长远的眼光和追求,都是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需要学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