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ReactiveCocoa
(下文将用 RAC
简称)有一段时间了,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心得,权当分享。我的知识大多都是从开源社区,或者其他人的分享处得来,知识如果不分享,那将没有意义。所以我很希望自己的经验也能够帮助一些新人,尽早走出新手村。
为什么要用 RAC
?
优点:对个人而言,RAC
能节省代码量,项目的结构更漂亮,逻辑更清晰。 节省代码量 ,就能更专注于其他工作,而不需要书写一些繁杂的与业务逻辑无关的代码实现。节省代码量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等于 珍惜生命 。随着代码量的减少,代码结构也会变得更清晰。
看起来很棒,这东西没有缺点?当然有,如果说人们对某样东西只谈优点不谈缺点,那一定是在耍流氓……
缺点:函数式编程的思想对新手不友好,可读性对新手不友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成本。
总的来说,好处还是占很大比例,我不打算讲解底层概念,写得很清楚的大有人在。我只想通过一些简单的尽可能精简的小例子抛砖引玉,让新手能快速上手,直接能看到使用RAC
之后的好处,来决定是否使用RAC
来改善工作流程。
安装RAC
简述一下安装步骤
首先利用CocoaPods
安装RAC
。
2.在podfile
文件中加入 pod 'ReactiveCocoa', '~> 2.5'(Objective-C版本,指定2.5版本)。
3.终端执行pod update
执行安装。
Demo,项目中的常用方法:
UIButton 事件的点击
// 生成按钮
- (void)setupButton{
UIButton *button = [[UIButton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100, 100, 100)];
[button setTitle:@"按钮" forState:UIControlStateNormal];
[self.view addSubview:button];
[button addTarget:self action:@selector(click) forControlEvents:UIControlEventTouchUpInside];
}
// 点击事件
- (void)click{
NSLog(@"按钮点击了");
}
可以看到,这是生成一个按钮需要的代码,如果某个按钮要迁移到另一个页面,或者现在需要删除某个按钮,就要找到两个地方才能删除干净,我个人觉得,它很分散,UI
和事件
分开,界面中只有一两个按钮那还算好找,实际项目中的代码量会比较多,找起来非常非常会心累。用RAC
怎么实现呢?嗯,这样:
- (void)setupButton{
// UI
UIButton *button = [[UIButton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100, 100, 100)];
[button setTitle:@"按钮" forState:UIControlStateNormal];
[self.view addSubview:button];
// 事件
[[button rac_signalForControlEvents:UIControlEventTouchUpInside] subscribeNext:^(id x) {
NSLog(@"按钮点击了");
}];
}
非常酷,UI
和事件
终于聚集在一起了,复制或者删除将会很方便,看到一个按钮就能紧跟着看到它的实现,减少了心智负担。
UITextField 获取每一次输入的数据
- (void)setupUITextField{
// UI
UITextField *TextField = [[UITextField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100, 100, 100)];
[self.view addSubview:TextField];
// 事件
[TextField.rac_textSignal subscribeNext:^(NSString *x) {
NSLog(@"当前输入框输入字符为:%@", x);
}];
}
每次有字符输入的时候,都会触发Block
中的内容,非常方便就能获取到数据。
UITableView 监听滚动偏移值
- (void)setupUITextField{
// UI
UITableView *tableView = [[UITableView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100, 100, 100)];
[self.view addSubview:tableView];
// 事件
[RACObserve(tableView, contentOffset) subscribeNext:^(id x) {
CGPoint offset = [x CGPointValue];
NSLog(@"tableView的偏移值发生改变,偏移值为:x:%f,y:%f", offset.x, offset.y);
}];
}
免去了写KVO
的繁杂代码,用RAC
来监听TableView
的偏移值,订阅到的数据是对象类型,要转换为CGPoint
结构体才能使用。
利用RAC避免回调地狱
回调地狱(多层回调嵌套)是很可怕的事情,假设我们有一个页面,需要依赖三个数据,三个数据同时下载完毕后再刷新页面。不太好的写法如下:
- (void)downData{
__block id a, b ,c;
[self download:^(NSData *data) {
NSLog(@"数据a下载完成");
a = data;
[self download:^(NSData *data) {
NSLog(@"数据b下载完成");
b = data;
[self download:^(NSData *data) {
NSLog(@"数据c下载完成");
c = data;
[self setupView:@[a, b, c]];
}];
}];
}];
}
- (void)setupView:(NSArray *)datas{
NSLog(@"利用abc数据刷新页面");
}
看起来非常多层级,比较混乱,接下来要使用RAC
来优化代码,让层级清晰合理一些。
- (void)downData {
__block id a, b, c;
// 生成三个信号
RACSubject *signal1 = [RACSubject subject];
RACSubject *signal2 = [RACSubject subject];
RACSubject *signal3 = [RACSubject subject];
// 合并信号,三个信号都触发后,才激活 subscribeNext Block
[[RACSignal combineLatest:@[ signal1, signal2, signal3 ]
reduce:^id {
return @"";
}] subscribeNext:^(id x) {
NSLog(@"全部数据下载完毕,刷新UI");
[self setupView:@[ a, b, c ]];
}];
[self download:^(NSData *data) {
NSLog(@"数据a下载完成");
a = data;
[signal1 sendNext:nil];
}];
[self download:^(NSData *data) {
NSLog(@"数据b下载完成");
b = data;
[signal2 sendNext:nil];
}];
[self download:^(NSData *data) {
NSLog(@"数据c下载完成");
c = data;
[signal3 sendNext:nil];
}];
}
- (void)setupView:(NSArray *)datas {
NSLog(@"利用abc数据刷新页面");
}
这样代码就清晰多了,以上一些方法都是常用的部分方法,简单列出自己的使用经验,给新人们做个参考。时间有限,写得有点匆忙,有什么问题,请给我评论,或者留言。我会尽心尽力帮助每一个新人。好了,下次再见~
拖延症一犯,不知何年何月……
网友评论
其实如果不是lazying loading的话,也没有必要每个UI都单独写一个setup方法。。
一个方法配置UI,一个方法进行回调监听。。。
自身接触RAC接近三年了,夸张点来说如果脱离了它基本上都不知道怎么写项目了。因为习惯了RAC+MVVM,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调用栈。。。调试起上来那个痛苦。
说优点大于缺点其实自身是不同意的。。。这玩意学习曲线都知道的,而且刚处于入门阶段的人很容易会用得走火入魔,毕竟自身也经历过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代码维护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维护方没有学过RAC。最近好长一段时间被接受项目的同事求救,因为他没有多少RAC经验,离职了的自身倒成了专职顾问。。。当时因为这个问题招人也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