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广交会上
广交会上,人头攒动,商贾云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好不热闹。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宣传广告满天飞舞。
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厂商们,热情洋溢,不惜一切代价的推介各自的产品。
广告辞都是由文字大咖精心雕琢的精美之辞,掛满各自租赁的摊位门前。
李进他们厂里也组团参加了这次盛会,厂里推荐以叶辰为代表团团长,李进为副团长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广交会。
郝雷,王文欣也参加了这次,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会。
他们是笫一次参加,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广告,更没有纸质推介。没拉横幅标语,只有实物标本摆放在货架上。都是些日常使用的小商品,可还是供不应求。吸引了大量的商客们前来参观访问,签定合同,其中也有许多外国商客。
这次会上可以看出,叶辰他们的产品还不夠全面,品种的种类不够齐全,也没有大型产品。
叶辰每天都要挤出时间来,带领着李进、郝雷、王文欣到国内和国外的各大市场转一圈,去参观,了解市场动向与需求,慢慢观察,慢慢地总结经验。
郝雷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了一份报告给叶辰,总结这次在广交会上的经验,把每天釆集到信息,总结归类。他们似乎觉得,自己还是落后于一些其他兄弟厂家,郝雷说:“我们的商品大多都销售在广大农村,在城市很少发现,如果研究一些新产品,打入城市市场就好了。”
这次的广交会上,叶辰也开阔了眼界,不只限于设计那些锅碗瓢盆,小电器之类的产品,更要着眼于大型机械的研发与制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宾馆、食堂、工厂、学校、办公……一切自动化,自始至终形成一整套的连环设备,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发展与需求。
王文欣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比起那些先进企业我们还是差了一大截!”
叶辰想:在这次会上总体上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从销售到价格一致都很顺畅。记得有一次在省城举办的商品堆介会上,为了一件商品,在该判桌上和一位外商来回的坎价,外商确实看中了一款式样新颖,设计独特的产品,可是外商把价格压得很低,无法成交。叶辰确有意中止了和这位外商的谈判,最后那位外商作出了让步,还是以叶辰的理想价格成交了。一次就定购了100万件的合同。两家皆大欢喜。由此可见,一件好的商品,无须去推介,只要货真价实,还是会吸引很多的有识之士。价格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必要宣传,但不必要过份的宣传。达到游刃有余,不失本真的目地。
世上的经验是学不完的,做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到。一次叶辰看中了别家的厂家一件产品,叶辰欲把它买下来,可厂家硬是狮子大开口,不依不饶的,决不让价,最后叶辰走了。厂家又把叶辰喊了回去,通过协商,结果还是以叶辰给的价格成交了这件产品。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叶辰总是从容对待,见机行事,不愧是行家里手。
一次叶辰和外商老板攀谈了起来,两个人谈得非常投机,那位外国商人很懂中国文化,谈起来,谆谆善诱,不等叶辰说完上句,下一句他都能接过去。他们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谈到了古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各国通商发展的情形,郑和七下西洋,到近代的贸易大战。
从中国美食文化谈到中国的酒文化,自此两人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他还向叶辰推荐了很多的新客户和外国企业家,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有很多外国朋友与同事说:“叶辰这个人很有战略头脑,看任何事情都把事情看得很透彻,很长远,有退后步,留有余地。”
叶辰总是谦卑的说:“你们都是有来历的人,有背景,有靠山,有老底。我们这些从底层出来的人,盘子里长豆芽,底子薄,根底浅,在你们大腕面前小得可怜。说话用事总得要谨言慎行,怕你们猛然砸出一个坑来,我们一下子承接不了呢?你们一些有能力,有钱人,喉咙勃子粗,我们不把问题看远些怎么行呢!也是从你们中间学来的呀!”
李进平时看似在厂里叱咤风云,到了这里,自己认为感觉变小了许多,象这种大场面从来没有见过,犹似自己象一滴水掉进了海洋里。
李进好似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一样,原来世界这么的大,这么繁华。这是他第一次见过这么多人,怎么多货物。才知道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堆积如山,什么叫大腕。李进也第一次见到所谓的有钱人,进起货来,大捆捆、大把把地把钱朝出扔。越是有钱人,越是谦虚谨慎,说话办事小心翼翼。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悟是:事必亲躬。钱都是一分分的积攒起来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实干加巧干。
李进非常的感叹,自己的前半辈子算是白活了,这后半生才开始长见识,学经验。一切都在不言中,悄悄地增长才干。李进是一个沉稳干练男人,遇事冷静,办事认真,使他在某种场合都游刃有余。
在此次的广交会上,他们都学到了好多东西,长了很多见识,可谓是双丰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