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作者: 忆竹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20:18 被阅读0次

          每次回家必经路口的老奶奶走了。前来吊唁的人很多,送来的花圈自然也不少。花圈摆放一致,初看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花圈上黑纸白字的挽联了。而这其中,又以“一路走好”四字居多。

      在“人性本善”的道德观念里,“一路走好”是我们对离世亲人的一种哀悼和祝愿。无论离去的人年龄长幼,都不会是一件能让人心如止水的事情。一个人故去,如果他的子女连一声哭喊都没有,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了。

      可是在这位老人逝后,她的一个女儿,就硬生生没有哭出一滴眼泪来!许多人和我一样,甚至听闻那个子女在老人临终前对其恶言相向,不乏“你一辈子死了也活该”之言。这个老人生前悉心照料大的孩子,在这最后一次对外展示,自己如何尽孝的机会面前,终于慷慨大方了一次:花费近万元,请来了乡间剧团,邀请周边邻里观看文艺表演。按照乡间习俗来说,这算是替离世之人感恩世间人情,回馈乡亲了。看戏时,有人说老人生病时,那个孩子连1000元也不愿意出。消息真假我不得而知,我唯一亲眼看到的是,在最精彩的那个高潮节目,她是笑得最开心的那个。

        换做大多数人,光是听到一丝一毫笑声,内心恐怕也是凄清旁落的。母亲对一个家庭的意义太重大了。丢失了母亲的孩子,就像是一朵漂泊的浮萍。这世间的风景即便再美,此后也只能随波逐流,无依无靠。

        为夫为子操劳一生,最后与黄土沙砾为伴。这是大多数四五十年代传统女性的必经之路。 从那个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他们常常食不果腹,却可以为孩子倾其所有。如今生活富足,子女为父母又做过多少呢?

          前几日外公入院检查,在医院陪护的那段时间,我目睹了许多老人的晚年场景:原为退休军医,众多子女却无一人陪护;神经受损神智不清,子女们随意推搡责骂;争夺家产怨其分配不均,便发怒火于病重的父亲……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让人嗟叹之余,倍感世态炎凉。

         这些直击心灵的现实背后,隐藏的是当今社会难以回避的养老问题。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老人们安享晚年,是子女们的应尽之责,也急需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有言云:“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路;父母故去,人生只剩归途!”侍长孝亲不须待,用心怜取眼前人。切莫用呼天抢地的“一路走好”,去代替平日一句贴心问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路走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vp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