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个小音频,大意是讲婴幼儿时期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在成年时候的约会(dating)。我们从小就渴望被爱、渴望被关注和归属感,但是有些人在年幼时期并没有获得他们期望的爱和关注,他们收到的更多是来自大人的冷漠和无视。久而久之,他们习惯这种在渴望亲密关系的时候却迎来负面情绪,渐渐地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值得被爱,即使他们已成长为貌似“理性”的成年人。
所以,当他们和别人约会时,他们会去渴望获得那些冷漠的、结婚的、和他们背景大不相同的人的爱,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这种冷漠让他们感觉亲切(因为他们已经从小习惯了这种冷漠的回馈),而对方的冷漠也恰恰会再次验证他们心里的假设:我并不值得被爱。如果他们遇到的是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他们则会放肆地向对方大举索取以弥补之前缺失的种种,结果是这些心地善良的人也无法忍受而离去。
这个文章吸引我的倒不是治疗这个创伤的方法,而是让我开始意识到婴幼儿或者是童年时期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我原来以为条件反射只是用来训练动物的,但是我们何尝不是条件反射训练出来的人呢。在婴幼儿时期经历一系列类似的行为-反馈后,这个反馈模式可能就被固定下来了,一直延续到我们成人。当这个行为在成年后再次被诱发,我们就会自动地给出“被期望”的反馈(可能是外部施加的,或者是内部施加的,如心情的变化)。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习惯于这种快速的反应而不再多加思考。但是事实上这个反馈是合理的吗?条件反射并不会给出答案。
机器人在程序指令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行动。换个角度想,不进行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包括快思考),我们也只不过是个高级机器人而已,统治我们的指令可能就是婴幼年时期我们形成的诱因-行为-反馈模式。
所以,在做一些行为或者是接受一些反馈的时候(尤其是负面情绪),想一想,这是模式自动触发的吗?这种行为或者是反馈合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