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班了,但工作还没有做完,实在来不及了,草草做一下,准时下班。
然后,在车上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大牛都是追求100%完美,而普通人只求80%的完成度。突然发现,后半句简直是我完美的写照。
1.
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每次做练习,虽然我每次都会完成,但是最后几个题我总是会草草带过:会做的话,就大概写一下,但是如果需要深入思考的话,往往都会空着。
当时心里想着,大部分做完了,够了,剩下的等老师讲的时候再看一下就差不多了。然后合上作业,开始看小说。
等老师讲题的时候,我会大概把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搞懂,从来不会自己试着去多做几遍。因为总是觉得,思路弄明白是最重要的,其他细枝末节的东西可以忽略。
但现在想起来,就发现,这是为什么我老是在同样的题目上摔跟头的原因。只搞懂了大概的思路,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因为没练习,所以经常碰到写不下去的地方。
这种心理不仅仅体现在我的学习上,还体现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我大学离家不太远,大概两个小时的车程,因此每个月都会回家一趟。
那时候经常坐火车,而坐火车最担心的是赶不上车。别人可能是担心赶不到车站,而我是,早早地来到车站,就开始松懈下来。结果一不小心松过头了,看小说看得入迷了,等我想起赶火车,时间早就过了。
如果说做一件事情的进度是100%,我往往会在80%的地方就开始满足。然后就松懈了下来。
2.
高中,一般都是普通学生和普通学生一个班,学霸和学霸一个班。我就在普通班,但我有一个学霸好友。
我选文科,她选理科。我们在学习上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平时聊学习也聊的比较少。
但有次,我借来她的数学练习题抄答案,发现和我空荡荡的题本不同,她很多题的解题方法至少有两种,而且详细还写上了有哪些知识点是她没有想到的。当时我真的特别惊讶,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写题本。
然后我就追问了她很多问题。一般我遇到难题不会了就是不会了,我也完全想不到要用哪种角度思考,想得出完全是碰运气。但是她说,如果有一个题不会,那肯定是有一个点没有搞明白,或者说,不熟练知识点,所以脑海中建立不起联系。
所以她看了答案之后,还会想一下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然后记一下,下次难题写不出来,或者碰到同大类的题,会先在大脑里过一遍那些知识点,看看可不可以搞定。
所以我对比了一下自己,发现学习不好真的是有原因的,我只付出了80%的努力,就不可能拿到90%的分数。
3
前几天我在B站上看视频,是关于摄影作品的构图解析。阿婆主讲的特别精彩,而且解析的很到位,但我看到弹幕上有人说,摄影师在拍的那一瞬间不太可能会想这么多,说不定是阿婆主过度解析了,专门拿一些理论去套。
也许以前我会同意这个观点,但是现在不会。大牛是什么,我们想到的地方他想到了,我们想不到的地方他也能想到,极致全面,趋于完美。
达芬奇画的最后的晚餐大家应该都看过,但是说实话,我完全没看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直到看了关于这幅画的构图解析。
达芬奇起码用了四五种方法来烘托耶稣的中心位置,而我,如果没看解析,最多也就看出一两种。这说明什么,如果让我去画的话,可能也只会画出一两种。但他可是在几百年前画的,当时的绘画构图理论远没有现在的完善,达芬奇在这幅画里面用到的构图方法有很多都是首创。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学的那些阅读理解完全就是过度的解读,作者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却被出题人引申出了这些想法。而且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采访一个作者,问他在描写环境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出现像标准答案那样的想法,作者回答完全没有,那个环境的描写完全是凑巧的。
之后我便深信不疑,觉得这些阅读理解就是老师特意选来出题的。直到我看了 文心:
我方才曾把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
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譬如说天上的星在闪烁,这是景物,是外面的经验。说星在映冷眼,这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星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
我才发现,一个作者写一篇文章,肯定是要写一个主题的。既然如此,那他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相关,什么首尾呼应,埋伏笔,作者也都会想到,而且还会用的自然,让人看不出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