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为梦.

作者: 沈素之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20:10 被阅读18次

    (葱葱绿树,皑皑青石板,踏上我的孤独,向南远去。)

    时间里,因为找到自己所喜所爱—写作,我反而愈长大愈快乐。

    写作时我最享受,也最释放自己,小天使和小恶魔不在打架,而我便是我,彻底地做自己,用文字表达、记述,自嘲也自愈。

    对自我的要求,是传达的内容一定要对人们有所意义,有所启发和感悟,再不济也要有共鸣,总要让别人看见点平时看不见的东西。

    我经常在思考,思考什么呢?阶级、经济,文艺与生活,其实也就是在思考关系。日日想夜夜思,有答案吗?不见得,答案是历经时的角度洞察。也许没有答案,不想有就没有。心大一点,精神上的苦便会少一点。

    很多古稀老人,大多都是心灵宽慰,能放下那些细微末节,履行人的'职责',生活在简单的故事里。

    以前我总说要听从内心,说了三年,现在我想明白了,有时要听从内心,有时也要顺应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受造之物。

    后来我又想到,文学和艺术能给苦难的人力量吗?或许穷苦之人遇到文学和艺术,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无解。但是,人类的灵魂一直饥渴,以此追寻下去,能看到内心长久向往的乌托邦。

    就像文艺青年在面对生活的时候,也会内心摇摆。我是听从内心,还是取悦读者,是继续在贫困中挣扎,还是为了金钱忘了初心。

    路上作了一首《俗世俗诗》: 思不断,续连绵,桂花散香引人泪,十月深秋不奉陪。遍地牢笼困不住,一心只想远方去。远方去,写字来,当下也只在这里。

    我是一个写字的人。

    这是我的工作。我借此谋生,也借此获得自我价值。”

    这是一个作者的心声,也是我的心声。

    与文字为伍且相互取暖,寻至生命的源头,也不过是那荒野的四季。

    写作意义大概不可具体描述,非常内心化,思绪化,不同化。看过许多写作书,听过许多写作课,道理都类似,最主要靠自己感悟和理解。

    选择一个内心敬佩目标榜样,分析、学习、摸清思路,日日都要坚持读点写点看看新的东西。一步步、一点点积累成长。有几点拙见,我想分享出来:

    一.老生常谈,每天进步一点点。你今天看昨天写的内容,就会觉得哪里有不妥,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又需要升华,总能看出不好。这个理论在很多事物上都成立。我觉得一件事学通了、学精了,在其它事物上也会更容易理解和领悟。

    二.要保持着吸收新的东西和旧的知识,读书、行路、识人、听世间万物的故事,看风云骤变得精彩。走出去,走回来。

    三.要让自己进入那种写作的状态,你坐在电脑旁,旁边放着绿植,你吃个核桃或者抽支烟,便开始写了。有那种知道要写什么的感觉,也有不写不快的感受。这里我觉得不需要冲动,只要内心静下来,世界静下来,你静下来,理性的去倾述事物本身和真实的情绪。

    当我找不到自我的时候,有一位作者给了我答案。她的文章用不俗的语言阐述了这俗世里的人性,是真正的特立独行。即讥讽了所谓的乌托邦没有美好,也鼓励女性拥有女权,能够自立门户,经济独立也相信世间有爱。

    那种情调,文艺、理性、自由,为新女性在这个时代博得一席之地。她偶尔也会取悦读者,写热点追话题加广告,但也既保持了自我,也解决了生计,走出贫困,月入10万+甚至100万+。

    我既羡慕又敬佩,尊重又高兴,像是在文学与生活的道路上看到了曙光,找到了榜样,感觉那便是我需要努力达到的。从此我不再做梦,更不再胆怯,吸取这位前辈的经验,脚踏实地的向前发展。

    友人让我把自由爱好放一边,好好赚钱存钱,可?自由理想怎能放弃,不但不放弃,我还要更加执着的写作,用金钱和作品堵住悠悠众口。沉默不是金,而是在韬光养晦,世事也无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站位不一,此生之作,必持之以恒。

    那些难熬、艰苦、内心无解。当择一事,终一生时都会淡化。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字为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zn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