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直接驱车前往包户村。在这里,我有四户扶贫对象。
车里热气腾腾,让人有些困意,但依然如约到达,他们也都等在家中。
第一户户主姓张,是位妇女,丈夫去世十几年。有一对儿女,儿子三十余仍未婚。称自己身体不适,房屋漏雨。独自养大一对儿女,其间辛苦可见。
第二户户主姓尹,八十三岁了。老伴收拾,家里尚且整洁。有四个儿女,还算幸福。但是小儿子四十有六患有精神疾病,住院治疗。两位老人仍然下地种田。
第三户是田大爷,一个人过。因曾患有脑梗塞,说话不清,拄着拐杖。住的房子是新的,想是儿女操持。院子里有几棵杏树,结的果实很大,饭桌上的盘子里有几个。他让我拿着摘下的杏回去吃,我没有接受。
第四户姓惠,日子最穷。虽然院门很大,但是院子里破烂得很。也许是一个人生活无人收拾,屋子里进不去人,一台大冰箱摆在门口,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就像门口的大铁门。惠大爷严重驼背,口齿不清,还不时流下口水,疾病所致。
这四户都是因病致贫。前两户的婶子大娘都表示感谢国家的恩惠,让日子越来越好。对于我们这些帮扶干部心有感谢,我听后有惭愧。大部分朴实的农民是很容易满足的,很懂得感恩的,一些小恩小惠就会让他们知足。虽然各项扶贫措施给百姓带来福音,但是,扶贫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