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有感

听《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有感

作者: 心里暖暖的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08:31 被阅读0次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了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中关于韩愈的讲解,最初对韩愈的认识是在中学时代里的一篇课文《师说》并且对前几句现在还记忆犹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下面是我听完以后的思考与感悟。

      韩愈身上最让我敬佩的是他对原则和理想的坚守。以前我在教科书上认识的文人们,当他们在官场失意时总是表现出对名利毫不在意的豁达,我以为所有文人们都这般清高。但是韩愈不一样,他知道自己有才华,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渴望凭自己的才能可以为社稷做出贡献。当他仕途失意时,他总是积极地寻求各方力量来助他一臂之力,他当他还是一个毫无名气的书生时,都能大胆向宰相写信请求提携,还一连写三封。有人认为他追名逐利,但我认为他勇敢、果断、对自己的理想清清楚楚,他知道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高平台,于是他积极争取,当他坐到高官的位子上,便兢兢业业,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奋斗,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他也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原则的人,他反对佛教,倡导儒家思想。

      唐宪宗奉迎佛骨,虽说这与韩愈的信仰不符,但这并未触及到韩愈的利益。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不会公开地喊出反对地声音,顶多是在心里自言自语一番。但韩愈不一样,他向唐宪宗上书,表达自己的反对,于是触怒了皇帝,韩愈被贬谪千里以外的潮州。虽说心里有怨,但他扔不负自己的岗位,鞠躬尽瘁,兢兢业业。

      也许韩愈的人生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忍气吞声”,没有“苟且”这几个字,他的一生,总是大胆、精彩地活着!

相关文章

  • 听《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有感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了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中关于韩愈的讲解,最初对韩愈的认识是在中学时代里的一篇课文《师说》...

  • 45韩愈

    说到唐宋八大家就不得提一提韩愈。 韩愈字退之,号称韩昌黎,昌黎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唐宋八大家...

  • 论普通人的逆袭 ——读《康震讲曾巩》有感

    这半年来一直在“喜马拉雅听”上听《康震讲唐宋八大家》,边听边感慨于韩愈个性之鲜明、柳宗元出身之显赫、王安石官位之高...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3)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3) 屡遭贬谪 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通过铨选。 贞元十八年(802年)春,韩愈被任命为国...

  • 感恩7月28日

    感恩上午坚守值班岗位 感恩百家讲坛之《唐宋八大家之苏东坡》 感恩百家讲坛之《爱上语文》 感恩中午下班后一家爱的美味...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1)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1)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

  • 2021-08-07

    听百家讲坛之《张爱玲》。

  • 韩愈——一个可爱的人

    时隔半个月,勉强看完《韩愈转》,内心对这位文人着实佩服! 韩愈,字退之,人称“昌黎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最为...

  • 随笔丨连州潮州行,连夜晓语话韩愈

    随笔丨连州潮州行,连夜晓语话韩愈 文/城北听雪 喜欢韩愈,不仅仅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也不仅仅...

  •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2)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2) 科举之路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即宣州),只身前往长安,欲投奔族兄韩弇。适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dr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