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西师范学生虐猫遭开除,动物之痛警世心

江西师范学生虐猫遭开除,动物之痛警世心

作者: 水晓朴 | 来源:发表于2024-04-13 22:37 被阅读0次

“江西师范大学一学生虐猫,被开除学籍” 。

11月25日,这条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据网友爆料,江西师范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多次在宿舍虐猫,并且将剥皮视频发到群里。学校调查后,该学生已被开除学籍。网友们纷纷谴责:“无法理解这种变态心理”“为什么没第一时间报警?”“我小学就养过一只小猫,后来它不小心从五楼掉下去死了,我当时哭了一天。”

“如果伤人,那这个学生就是个罪犯!”

01. 虐猫事件屡见不鲜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大学生虐猫事件。

今年8月,有网友发文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一男生,在自习室虐猫致死。网传的图片显示,一个透明的塑料盒里,躺着一只已经死去的小猫。而涉事学生,不仅拍照上传到了班级群里,还配文称:“谁敢动我的猫?”学校调查后表示:“该生多次在宿舍以打猫的方式进行娱乐,甚至拍摄虐猫视频发至班级群。”这位学生受到了开除学籍的处分。

无独有偶。2020年,广东江门一女生,在朋友圈炫耀自己虐杀猫头鹰。她把猫头鹰剥皮、拔毛,并拍下了残忍的过程。而她虐待动物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觉得猫头鹰太吵。更让人寒心的是,其他网友并没有对她的行为进行指责,反而有人夸赞她:“好厉害”。评论区里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虽然我也不喜欢鸟,但是你这样处理它确实有些残忍了。”每一起虐猫事件背后,都反映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他们通过虐待动物满足自己的快感,甚至将此当作一种社交货币。但同时,他们也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动物也是生命,它们值得被尊重。

02. 爱护动物,不只是道德要求有网友说,我小时候也被猫抓过,痛了好几天。

但这并不是我们虐猫的理由。正如罗素在《论动物权利》中说的那样:“无论人是否意识到他们对待动物的行为是仁慈或是残忍,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他们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同情心,那么他必然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反之亦然。动物保护,其实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从古至今,关于如何对待动物的思想演变,恰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古代欧洲,动物常常被视为食物和工具。即使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动物仍被认为是人类的附属品。但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拥有生命的个体。

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博奈曾提出:“动物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不能用来供人们取乐。”进入现代社会,动物保护更是成为了全球共识。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出台了动物保护法律。

比如印度,为了保护象群,政府不惜花重金在公路上安装红外线相机,打击偷猎者。又比如美国,对于虐待动物的行为,除了法律制裁外,还有举报奖励机制。在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也日益完善。从《野生动物保护法》,到《畜牧法》,再到《动物防疫法》。

每一部法律都在强调:人类有义务保护动物。而每一个“爱猫人士”,也都应该牢记:不要让自己的善意,变成恶行。

03. 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生物,成为地球上的“高级物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会使用符号、发明工具。

而能够创造这些,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之间会有很多不同。所以,当我们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时,要学会尊重对方。而不是像那些虐猫的学生一样:用暴力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作家周国平曾说:“把不公正的现象揭露出来给大家看,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的责任。”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两岁的瓜瓜是一只被遗弃的流浪狗。它曾经受到过人的虐待,但在铲屎官朴素贞的耐心教导下,它变得越来越友善。

当有人想要虐待它时,朴素贞却挡在了狗面前。她说:“虽然瓜瓜是个可怜的、被人抛弃的狗。但它已经懂得了什么是善良,对我非常忠诚。你们这样做,跟虐待它没有区别。”

因为她的勇敢,很多人也因此而改变了对流浪狗的态度。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减少恶意,增加善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西师范学生虐猫遭开除,动物之痛警世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ml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