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参加了本期读出生产力,感到非常的庆幸。本次的学习,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将从前后的变化、努力、收获来分享我在这30天中的所学所得。
一.前后的变化
当知道目标是什么的时候,一切都得靠边站!
报名读出生产力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来,因为我从未在两天之内看完过一本书,更别谈输出了,所以我不敢多话,不敢多互动,因为我觉得来参加读书营的肯定个个都是在读书方面有一技之长的牛人。甚至在班委自荐接龙时,我都不敢第一个推荐自己,直到班长有人接龙了,我才怯生生的去选了个副班长的职务。
读了前两本书之后,发现自己的读书潜能被大大的激发了出来,直到读完《读懂一本书》我更明白了读书快速的技巧之一就是知识储备。于是在后面的时间里,我几乎可以做到一个小时读完半本书,15分钟可以进行500字的清单体输出。
这还不是最惊喜的,之后在老徐的鼓励下,我参与了作业点评。瞬间爆发了自己的写作潜能,几乎可以达到日日精选的程度。
二.努力的过程
当浅意识无法进入意识的时候,它就是命运。
1.目标
刚进读书营的目标仅仅是完成10本书的阅读,没想过拿精选,也没想过管团队。之前每一期学习带团队都要拿冠军,唯独读书营没想过冲击冠军。
之后在每天学习输出跟大家互动的过程中,目标变得越来越明确:不仅要读完书,还要尽可能精选,并且把团队带好。
2.阻碍
我的日程,一天有18件事情的安排,除外还要打扫卫生、买菜和日用、带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日程,看书是在下午或晚上,所以都是在22:30之前才能完成打卡,从来没有爆棚。
后来在老徐的引导下,我感受到了责任意识,于是调整了日程,将下午的阅读提到了上午——运动完之后就开启阅读模式。每天都可以在中午2点之前完成打卡,并且高速高质输出。
3.努力
在努力这点,我自己并没有觉得特别努力,只是保持了平时的习惯,也许这就是将习惯形成进入基底核的好处。
并且在沉浸式学习的时候,也会非常享受学习的过程。
4.结果
后半程,一共获得12篇精选作业,一篇最佳!点评14位学员作业,筛选近560篇作业,每日花在阅读和输出上的时间1.5小时。点评筛选时间20分钟。总计每日时间2小时。
同时不耽误我沟通力训练营的助教事宜,也不耽误我带领自己团队的培训和提升。
三.我的收获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改变命运。
本期学习我特别想将自己的3点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
1.时间管理
每天需要做好番茄钟和清单计划,这样才能高效和心流状态学习。
2.输出技巧
研究了一些精选和最佳作业之后发现好的作品,往往除了书中知识点以外,还会加一些案例或个人理解的延伸;小标题的特色化非常重要;排版清晰也是一大要素。
所以后期的作业我都会有意识地考虑这一块内容。
3.提升技能
尝试在同学的作业中筛选优质的作业,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路,也会有非常多的启发。
再尝试去点评同学的作业,自己写作输出的能力会有更高级的迭代的效果。
不要去点评自己还没输出过的作业,否则容易陷入他人知识的圈套。
最后,我特别想要感谢我的几位助教和同学,是他们激发了我的潜能。
最好的学习不单单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链接的牛人给你的影响。
刚进来的时候,辅导员莉莉的充满热情和活力地调动大家的氛围,让我深受感染;后来,老徐不断地交给我任务,激发了我的潜能;跟菡芸是老朋友了,所以跟她的私聊总是在不断引发我的思考和迭代;孙鑫和可可跟我的主持合作,让我们有了深度的友情链接,让我更加愿意去链接其他小伙伴,等等等等,道不完的情谊和感激之情。
这次学习跟老师们亦师亦友的关系,对我幸福指数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也更多地让我去思考去迭代我的团队带领。
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读书营的结束不代表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感恩遇见,从心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