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唐总在朋友圈写了一句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养成“完人”上面,而应经常分析并总结自己的优点,并持续不断地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常说的木桶理论不太适合个人发展的,更适合团队发展。成功如果说有捷径的话,其捷径在于尽早发现自己的长板,然后无限聚焦!
很有共鸣,因为自己就时常跟朋友们分享:不要指望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只要缺点不成为阻碍自己发展的瓶颈,全力以赴地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做到扬长抑短。
比如自己曾经对亲手培养起来的一位管理者很不满意。他的优点是稳重,做事情脚踏实地,性格温和;缺点是不强势。当时在一起工作时,总认为他管理上太温和,自己怎么教都没用,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但现在他的事业一帆风顺,比我强多了。
从中自己领悟到:让我学他,学不来;让他学我,必然会四不像。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性格,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性格的管理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核心竞争力)。
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我特意在百度上搜索到这句话的出处,没找到。但这句话真不是忽悠人的,只是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不同,导致许多人金子一样的天分被埋没了,最终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而我们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员工的天分和激发员工的潜能,没有什么工作比这项工作更重要的了。要知道个人提高是加法,而团队提高是乘法,如果管理者在工作计划中缺失了这一项,团队必然无法持续发展,自然就会影响企业的口碑及效益。
久负盛名的前澳大校长赵伟说:在著名的跨国公司里面,衡量一个职业经纪人有没有本事,不是看他自己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看他能不能引导和启发下属解决问题。
和自己讲的真的是像极了,他抄袭!哈哈 ……
言归正传,以上并不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今天要讲的核心是下面这个问题:自己曾经总结出,一个人要优秀主要靠学习,一个人要卓越主要靠反省(注意主要两个字);学习是大量吸收的阶段,反省是不断完善的阶段。
但这个反省不就是找到自己缺点、发现自己短板吗?明显和唐总的想法冲突了呀!
自己沉思片刻之后,知道了症结所在:两个理念不在一个维度上!唐总强调的是在性格上懂得取舍;而自己强调的是在做事情上讲究精益求精 ……
不难看出,在这种矛盾中的自我博弈是最好的老师,人到了一个阶段和一定年龄会越来越固执,如果不常常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深刻的剖析,就真的是30岁看到老了。
哈哈,突然想起了金庸的著作《神雕侠侣》中的周伯通,他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期间,何尝不是自己领悟并独创出了左手右手相互博弈的空明拳,从而使自己凌驾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上。
总而言之,自我博弈就是让我们两种不同思想冲撞、对抗,不能模棱两口,是是而非,必须要抽丝剥茧地看到复杂事物的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