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最有意思的 不是抵达终点的那一刻,而是你向前的每一步。
2.照着月亮瞄准,总比照着树梢瞄准 打得高啊。
3.遇一山,过一山,处处有风景。
4.只要勇敢向前,一路尽是繁花盛开。
下面这段话是我们发在高中数学尖子班的,目前58中级部第一的孩子在这个班。这段话供今年初升高的孩子们参考。
关于课外题咨询的家长比较多,我这边集中说一下。
有余力做课外题的学生,一定要做好题。
大家真的不要乱买题做,尤其有些地方自己弄的小册子,神神秘秘的那种。
这类的教辅我每年都会买很多,再加上家长们给我的资料,市面上家长能淘到的,我基本上也都看过。
学生们就抓住五三和必刷题中的一个就够了,如果把培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好,那一套书上C9都够用了。
真想培优,高三用金考卷,高一高二盯准浙大优学的教辅就行了,尤其浙大优学的更高更妙系列,老牌经典。
专攻圆锥曲线和数列用高考你真的掌握了吗(只买这两本就行,其他不用买),导数用导数的秘密。
不要贪多,更不要乱买。
有很多学生一直觉得就算题不好,做了也没什么损失。
这个还真不是!
首先,浪费宝贵的时间,本身就是损失。这会挤占本该整理和思考的时间,甚至影响到其他科目。
况且,有些不好的题是真的可以起反作用的,这不是危言耸听!
简单解释就是各知识点会有主要的几种运用方式。这些核心用法会成为我们做题的出发点,在这基础上衍生的技巧和灵感属于比较好用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再拓展也能更容易攻破难题。
总结经验和深度思考是所有科目提分的关键。
而好题就是可以让擅长思考的学生更容易总结出有用有深度的东西。
同时,让总结能力不够的学生,也能从好题中自然而然地过去到一部分经验,这就是很多学生所谓的解题的“手感”。
但不好的题,轻者核心是偏的、命题点是散乱的,让孩子难以形成有效的经验;
重者会让孩子的知识碎片化,思维僵化以至于学生看哪道题都是新题,稍做改动就无法应对。
也就是说,不好的题不仅培养不出来做题的“手感”,还有可能把你课内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手感”破坏掉。
而一道题是否是好题,学生是没办法分辨的,也不要试图去分辨,浪费时间。
我之前说过,很多老师都分不清,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一定不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优劣,学生自己感觉的好题,偏题怪题的概率极大。
该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少走弯路就是最大的捷径。
所谓“君子善假于物也”,紧紧抓住最优秀的教辅,就是在把高考交给国内最专业最可靠的教研团队,这样学生的付出才会收获最丰厚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