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曾经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爱情现在也是商业运作永恒的主题了。从日本舶来的一个光棍节(11·11),早些年成就了大批青年学生的狂欢,后来经《失恋33天》引爆了全国院线,再后来,你我都知道,点燃了各大电商冲百亿级销售额的熊熊野心。
电影《失恋33天》海报首先要引入一个概念,即所谓的“青年亚文化”,百度之,含义是
“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
光棍节就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它不仅仅是单身年轻人的自嘲,更映射了这个群体乃至所有年轻人的彷徨,而狂欢,正是能解压而不必“自惭形秽”的最佳方式。
当一件事升级为一种现象,任何一个弄潮儿都不愿意被排除在外,于是恋爱中人也搭着“气死单身汪”这条线加入狂欢的大军,以至于光棍节如今几乎变相成了“情人节”。
1994年春夏之际,张楚唱“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那时候,他一定想不到,10年之后,任何一个季节,不,任何一个月,一个日子,“没有选择我们都必须恋爱”。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聪明如你,知道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事物是什么吗?光?博尔特?或者曹操?
都不对,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是资本。
“青年亚文化”之所以被称作“亚文化”而不是“主流文化”,是因为它的传播范围小(往往在某个兴趣爱好共同体,比如二次元萌妹内部)、生命周期短(比如哥特式颓废风,俗称非主流,代表人物CK)、主导者社会地位低(跟70后壮年时提起80后痛心疾首;80后掌权看90后不爽是一个逻辑,资源决定一切)。但是,当资本发现青年亚文化中与爱情沾亲带故的钱格外好赚时,便纷纷跃马扬鞭,冲向了这片土地。而在资本的加持下,这方寸之间不负众望地变得格外好看、热闹起来。
比如今天,公历2015年5月20日,从我开机起,就陆续收到了唯品会、乐蜂网、聚美网的520特别促销短信;打开微博,#甜蜜520#的话题赫然在榜,戳进一看,版头明晃晃挂着“特约合作:微博相机+秒拍”;刷新朋友圈,又看到“百度地图叫车幸福优先”的口号:……这等隆重、热烈简直叫打算略过今天的男生们坐立不安女生们心生期待。
传播学领域有一个“议程设置理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谈论什么,包括先谈论什么,后谈论什么,重点谈论什么,轻描淡写什么,都是经过强势媒体设置的,体现在网页设计上,就是头版头条、字号字体、gif或png,等等的运用。
不难类推,我们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商家设置的。从前,2·14要买玫瑰和巧克力,5月第二个星期天要买康乃馨,六·一要买小蛋糕,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要买领带……现在,11·11日要淘宝,12·12要淘宝,3·18要淘宝,到了5·20,还是要淘宝(以上皆为广义“淘宝”)……下一个粉墨登场的,估计非“抢红包”莫属。——你看,其实都是资本的转移。
如果说这样的设置起初大大丰富了“节日”的含义和庆祝方式,那么,逐渐有泛滥成灾之势、并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入侵,则大大排挤了“节日”本身的情感意味。所以,年轻人们纷纷感到,似乎又回到了无所适从的状态。不过,我们毕竟头脑灵活——无法狂欢,就以“反狂欢”为狂欢嘛!
最后想说,幸亏一年只有12个月,否则,还不知道商家们会在13·14(一生一世)怎么歇斯底里呢!
关于寻常日子被赋予特殊含义,进而由于各大商家、媒体的介入被哄抬得沸反盈天这一现象,有多种多样的解读路径,半岛今天选择的,只是其中较为冷静,甚至刻毒的一种,但这并不表示半岛对此深恶痛绝。只是作为青年中的一员,有些话不吐不快。亲爱的你有任何看法,也欢迎留言交流。>
不管怎么说,5·20寄托的终究是我们对爱的渴望与真诚,推荐一首挚爱心曲:未晚-吴雨霏
无论今夕何夕
遇上他/她的日子
都是未晚
半島上日光悠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与彼此深情相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