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道”,是老百姓种田种出来的“道”。种田人感受着自然界的一静一动。立春、春分、清明等二十四节气都是天地之间季候的改变,是自然生态的改变,我们把它当作生活的指标。我们说的“离天三尺”就是良心,人的身高一般不超过六尺——良心就是天,天就是良心,对不起良心就是对不起天。这个天是大秩序的总称,是一种宇宙的力量。
—— 许倬云
我是种过田的,一直到十年前才不种地。种地的辛苦我是知道的,收获的喜悦我也尝过滋味。一年四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代人在那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着,春种秋收,冬天又麦子。我家经常种的有:小麦每年一茬必不可少,玉米也每年一季,棉花,黄豆,绿豆,花生,红薯。其它的倒没有种过。
也许现在是夏天的缘故,脑海里回忆起来的是小时候在玉米地里拔草的情景。玉米有一米多高了,雨水充足,长得茂盛,叶子绿得发黑,说明营养不错。我拿着篮子钻到里面割草,既拔掉了野草不让它们和玉米争养分,拔掉的草还能带回家喂牛或者羊。夏天的玉米地密不透风,热的出不来气,玉米叶子把穿着短袖的胳膊挂的生疼。钻到里面就想赶快干会儿好去地头凉快会儿。
终于割好了草,满满一大篮子草带回家很沉,走走歇歇,到家了还在用铡刀切碎,闻着青草味,牛儿大口大口的嚼着,很是满足,那是辛苦劳动之后的满足,那也是劳碌一天之后的心理上的充实。然后开始吃晚饭,那时候的晚饭很简单,有时候是中午的剩面条,有时候是简单的吃个馍,就个院里摘的黄瓜,或者是剥几瓣蒜捣碎就点盐和香油。尽管是这样的饭,但是我现在却时时想念,我再也吃不到那样好吃的剩面条了,饭店里再贵的面都抵不上那一碗不值钱的剩饭。
我很喜欢那样的情景,是什么季节就干什么事情的时候,是什么季节就吃什么饭的时候,顺应天,遵循大自然变化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好好干活,晚上就好好休息。孩子们该上学就上学,不上学就帮着家里干活,没有家长去逼问孩子的作业,没有听过孩子逆反的事儿,反而小孩子个个都很快活,虽然没有玩具,但是游戏却很多。
相比现在,我更喜欢那个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