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提问》:数据证据,眼见不一定为真(第十七期)

《学会提问》:数据证据,眼见不一定为真(第十七期)

作者: 雨沐wz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20:38 被阅读0次

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

                                                    ——罗振宇

《学会提问》:数据证据,眼见不一定为真(第十七期)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章。

10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我们在语文课上都学过“道理论证”,也就是引用。统计数据是引用的一种。

数据看起来非常吸引眼球,一般来讲,很有说服力。

但是有了数据在旁并不意味着结论能被证明成立。

如何识别它们?

有以下几种方案:

1. 尽量找出数据是如何被采集的,尽可能多的细节。

2. 三种平均值:a.平均数(mean)b.中位数(median)c.众数(mode)。判断是哪种平均值非常重要。判断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即全距range)也很重要。

3. 先看结论,逆推出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再和现有给出的数据证据相比对。当百分比出现在眼前时,看看它所依据的绝对数值,也就是百分比的全体。

4. 当看到“和…相比较”时,也就是用一件事的结论来证明另一件事的时候,想一想有没有相关信息缺失。

5. 表述形式会极大影响我们对数值的认识。这里用相对方式比绝对方式会给人以风险降低的错觉。

在我们引用数据时,首先我们应当说明数据的采集方式,数据的含义及数据的局限性,这样会增加读者对论述的可信度。这样是在鼓励他们自己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得出结论。

同样,我们应该通过数据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并与结论比对,一旦偏差较大,就应该提高警惕。

明天我们学习第十一章: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明天接着聊。

相关文章

  • 《学会提问》:数据证据,眼见不一定为真(第十七期)

    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 ...

  • 眼见不一定为真!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说,不一定。就像那个跟人比汽车钥匙的哥们儿,他兜里玛莎拉...

  • 眼见不一定为真!

    娱乐节目和现实生活中的双选会差别还是很大的,毕竟是娱乐节目,会考虑到节目效果,但是请不要忘记了这个社会早已经被互联...

  • 眼见不一定为真

    今天被网上这张图片及相关结论刷新了世界观,大家也可以自己感受一下,看看震撼不震撼。 很简单,看一下这张图片,就是一...

  • 眼见也不一定为真

    这算不算诈骗? 如果是以美颜方式向网恋男人要钱,或者要人家刷礼物,我觉得应该算诈骗。 如果没有以上行为,只能说是道...

  • 2021-05-20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实际上: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

  • 【日本語NO.020】

    【目に見えるものが真実に限らない】 眼见不一定为实

  • “真与假”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真亦假时假亦真。 一人千面,有人曾说过在浓郁的夜色里脱下重重伪装的你才是真的你...

  • 与你共赴巫山

    趋利避害 是人类的本能 那些晨钟暮鼓 代代不休 却还是无法避免 死亡的结局 就好像 眼见不一定为真 耳听不一定为实...

  • 观电影《十二公民》有感

    观《十二公民》所感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 电影十二公民就很好的证实了这一朴素的道理。 一桩谋杀亲夫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数据证据,眼见不一定为真(第十七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vt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