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写了一个小时的文章,晚上发送时发现未保存,有点失落,但没有抱怨。其实失落并不是因为文章没了,而是今年第一次有了中断。
坐在桌前,重新写,开了头却无法继续。还是喜欢早晨。一觉醒来,那些白天影响你的外在信息都会被清理。内心变得清明。
我没有继续写昨天的文章,失去了也就失去吧。就当成对修行的检验。恰好读了埃克哈特托利的《新世界》,理解了他的话:
你可以珍惜并喜爱一些事物,但是一旦你执著于它们,你就知道是小我在作崇。其实你并不是执著于某件事物,而是执著于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有着“我”(I,主词)、“我”(me,受词),或是“我的”在其中。当你能够真正的接纳一个损失时,你就超越了小我,而你的本质,也就是本我(意识本身)就出现了。
情绪的浮起与小我有关,当有人对你做的事有批评的时候,然后把事延伸到“我”,激起原生态家庭教育被批评的场景,内心的愤怒出现了。
昨天朋友留言: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吃饭,丈夫说菜里少了酱油,没有颜色。这时有了一个念头:“做时没有人帮忙,吃时挑三拣四”。
我说:并不是丈夫的话让你有了情绪,而是你的想法决定的。如果从忠于事实的角度看待,情绪不会浮起。
他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他说的事实。你可以接受改变。但改变并不是为了寻找认同,而是自己想要改变。
虽然这个念头不会引起大的愤怒,但是对这句话的抗拒已经存在,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出口,它不会消失,会留在身体了,用迁怒的方式体现。
身体就像一个容器,当负向的念头不断的累计,直到忍受不了。就会在某一件事上爆发。然后再去循环。念头,情绪,积累,爆发,这是情绪无法控制的原因。
负面情绪控制不了也忍耐不了,它认同“小我”的外在表现,羡慕,抱怨,批评,后悔都是由小我主导,这时,本我感受不到爱。那么爱的对立面就会出现。
如果不想让小我主导,就要学会觉知,觉知你的念头,觉知你的思考,念头和思考都是对记忆的反应。记忆来自过去,那么你在用过去看待当下,当下就不在了。你没有对当下的临在,就没有忠于事实,只是用念头喂养情绪。
什么是事实?如果你说“光速比音速快”,另外一个人持有相反的观点。你只要从科学角度确认了这个事实就可以,比如闪电先看到,雷声后听到。但如果你说:相信我啦,我确定。或是“为什么你从来不相信我”,想法出现了,小我已经渗透进来。想法让你有了情绪,情绪主导你生活的状态。
当没有改变对方,执著自己是对的想法,那么就会从小我中出离,你可以表达事实。对方如何看待,就不是你关心的事了。
当意识到每个人受的教育,经历都是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这时,才会看见真实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