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班级英语在线检查,七点钟钉钉群检查第一单元SA所有内容。
本来检查安排在前天,因清明假期考虑家长有活动延迟一天,同时提醒各位学生做好复习。
之前,我不放心的提醒儿子:给,你的英语课本。
我又不是没学过,放心好了。儿子笑答,言语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
六点钟,老师提前连线部分同学,结束后把结果反馈群里:已检查部分同学,有的同学对答如流,有的同学一问三不知,希望同学们自觉复习学过的知识。
群里鸦雀无声。
吃完饭,我发现这条信息,于是拿给儿子看,儿子啥也没说。转身走进他的房间,打开电脑。
此时,还有不到五分钟七点。
打开电脑,才发现,刚才六点的时候,老师曾连线过儿子,当时妹妹在用手机听故事,没有听到。
儿子在看书,同时看手机信息,已到时间,老师还没有出现。于是,儿子在英语群发信息:老师,七点多了。
看到儿子这番操作,我想说他,最终还是没做声。时间又过去了五分钟。
儿子说,你先出去吧,我在这里等着。
于是,刚走到客厅,儿子喊,老师来啦!
禁不住好奇,我悄悄走到儿子房门口,第一组的三位同学检查开始,只有一位同学回答的不错,另两位吞吞吐吐。老师说了下知识点,安排了作业,三位同学离线。
接下来又一组,听到了儿子的名字在其中,第一位同学正说着卡线路了,儿子接着回答,老师说正确,接着问了两个时态语法,还是前面一组问的那个没回答上来知识点,儿子说没记过这几个语法,老师无语,接着又问了一句:你擅长讲的故事是什么?于是儿子用英语回答:我擅长讲的故事是%/-。老师又重复一遍:你擅长……儿子依旧重复一遍:我……哈哈,老师说儿子蒙圈了。
悄悄离开房门口,回到客厅,儿子也从房间出来。
怎么样?
我没听明白老师的问话。
那个怎么回事?都回答不上来的那个。
我们没学过,真的没学过。
哦,原来这样。
继续打开电视,搜索电影。
看完电影,已到九点多。姐姐回到客厅,英语学习打卡。
我去儿子房间拿来英语课本,儿子接过来读了两页,问姐姐那个时态语法怎么用,看着姐弟俩在探讨学习,我描述刚才的检查情景,我只听到声音是从这么大这么大慢慢的到这样小这么小,看到我的手势,儿子笑呵呵的合不拢嘴,说理解错了老师的问话,但还是用英语表达出来了。
是呀,妈妈看到了你的自信,后面声音有点小,是不是心里紧张?是的,儿子笑答,那为什么紧张呢?儿子没说话,是不是不熟练?有点,儿子答。
呵呵,停止。没有再往下探讨下去,然后开始洗漱,各自睡觉。
今早,一早醒来,已是七点多,到儿子房间一看,儿子已开始看书,看的是刘慈欣的《三体》。
于是,跟儿子说:妈妈想起《三体》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也跟现在全球疫情非常切合,知道是哪一句吗?
儿子摇头。
“弱小和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阻碍,傲慢才是。”
儿子听了,若有所思。
吃过饭后,儿子打开电脑,以为在玩游戏,近前看,正在看大约一个多月前最早开始的一场英语直播课,专心做笔记,见我进来,儿子指着时态语法,意思是找到了。
什么都不用说了。我摸了摸儿子的耳朵,按了下他的肩膀。
儿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一直以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也允许孩子犯错,引导孩子从错误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储备能力,迎接再次挑战。
久而久之,孩子们在失败面前,也逐渐毫无惧色,在挑战面前,也无所畏惧,欢呼雀跃。
真正的人生,最有出息的孩子,不是一直优秀,一直顺遂,一贯轻松。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是指指点点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容得下他的失败,顺势而为,导引出他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