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这种生物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神秘夹着恐惧的存在。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偷鸡在传统歇后语里就有体现。小时候家里养鸡,鸡窝在院子里,离房屋济南一米之隔,砖头砌的围墙,泥巴抹得墙面,有棚有门,严丝合缝,门其实很小,到晚上都用木板挡起来,还要顶上个木棍,防止门板脱落。然而就是这样,夜里还常听到鸡窝喧闹的声响,父亲一听到动静,就赶紧冲到院子里查看,结果鸡窝的门打开,门板和木棍散落在门旁,父亲说是黄狼子干的,这是我们那儿的叫法,其实就是黄鼠狼。有的时候家人睡得太熟,鸡窝的动静根本没听到,往往是早上才发现,鸡窝门打开,鸡窝里到处是鸡毛,还有些血迹,鸡呢也会少一只。
虽然在大人们的口中,一次次地获知黄鼠狼就是个偷鸡贼,但一次没有见过它们的真容,所以印象中,黄鼠狼应该体型比较大吧,否则怎么对付“身高马大”的鸡呢。
黄大仙的称谓是黄鼠狼在我们当地的另一种叫法,这种叫法的存在多多少少有些灵异的成分。
当地总会有些神婆神棍之类的人,多半是自己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就具备异常的能力,进行通灵法事的时候被称为跳大神,我从未经历过,也是从大人们的口中得知的。记忆尤其深刻的是父亲曾讲过,他年轻时候的经历,一个在屋里发癫的人,被邻居们围观,有人发现在屋外的院墙上一只黄鼠狼在墙头舞动着身体,而物中的人竟与它同步舞动。类似的情景也从别的长辈口中流出,黄鼠狼的神谕能力也在我的记忆里扎了根,好多时候都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夜幕之下,所以我对黑夜一直有一种隐隐地恐惧。
黄鼠狼的另一印象来自于盗墓类小说和电视剧,那时候已经成人,看了电视之后基本上知道了它的形象,但是影视赋予它的隐喻也充满着神秘和诡谲。
真正第一次在真实的世界里邂逅,是三年以前,一个普通的夜晚,我和WH在一条昏暗的路上散步,一个细长的影子快速从眼前的路面穿行而过,我一怔,神经立刻紧张起来,那是什么?不像猫,该不会是黄鼠狼吧。我感觉有些晦气,竟然遇到这个东西。
而后的几年里,也会偶尔在僻静的小路上偶遇疾行而过的黄鼠狼,尤其是今年,居然在小区里也遇到了,而且不止一次,而且就在我家楼下不远的路边,遇到的次数多了,对它的常年累积的恐惧感也渐渐地减弱。总结了几次遇到的时段和地段,发现它的行动轨迹还有些规律,比如每次遇到它的时间都在晚上七点半左右,每次都是从路西向路东穿行,然后再向南离去。
为什么今天想起来写黄鼠狼呢,正是因为今天早上上班前,我先下楼,在楼下水池边等WH,眼开着它从水池对面的石阶上有南向北跑过去,这一次算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它的真身,是一种黄褐色的细条形的小生物,腿短头小尾巴长,开起来还有些可爱,长久以来的恐惧感随即烟消云散。WH说这个小东西每天的轨迹还挺有规律,我笑称它是不是早上去北边上班了,晚上再回来。它对于我再也不是神秘与恐惧的镜像了。
从这件事来看,恐惧来自于哪儿呢,是对未知事物的不了解,当人们赋予一件事物某种意象之后,那种意象就替代了事物本象,它代表了美好对它就是喜欢,它代表阴暗就对它讨厌和恐惧。这种潜意识里的感觉,应该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惧怕什么,那么你就去接近它,了解它,并熟悉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