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美”的感受源自内心的指引

“美”的感受源自内心的指引

作者: 暖暖滴文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5-10 22:45 被阅读147次

    今天,和一位妈妈聊了很多,原因起于对儿童作品的感受!

    这位妈妈一直是对孩子教育特别用心的妈妈,为了孩子,自学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于艺术也有较深的理解,所以每当和她聊起来的时候,我也总会受到很多的启发。今天她很纠结的找到我,问了我一个问题:“文文老师,我现在很纠结,想问孩子的作品很唯美,对不对!”

    其实,早先有家长问过我这个问题,那是源于家长带孩子去其他美术机构感受课程。

    我先向家长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唯美的感受是出自您本身还是孩子?”且不论这位妈妈说的唯美是什么标准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如果放在孩子身上来说,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对事情的认知各不相同,一幅作品怎得用唯美一词一概而论,美术课上老师带孩子们感受“美”没错,但是如果说的这个“美”只是家长和老师能理解的“美”,那对于每个孩子的感受我们可曾问过?这时,我又想到一点,或许在您对孩子评价的时候,孩子也由衷的感到高兴和开心,他也会觉得真“美”啊!你就觉得孩子的感受也是“美”,那我想问,您的这个判断是否问过自己,这种感受是否来自于孩子的心感受了呢?

    接着我们的谈话——

    这位妈妈是个自我觉察性很高的人,她能很快判断并告诉我:“是站在我自己角度去理解的‘美’。”于是我又问了她一个问题:“您能告诉我您说的这个唯美是怎样的一个定义吗?”说实话,这位家长所说的儿童作品我没有见过,所以我无法感受她说的这个“唯美”究竟是怎样的定义,这也导致我无法去评价她说的这幅儿童画。她说:“就是很干净,利索。颜色、造型、背景都处理的让人感觉很舒服!”你看,这是否就是我们成人所定义的“美”的感受呢?有的妈妈可能就会问:“孩子的作品,干净难道就不对吗?”孩子的作品干净,没错,这取决于孩子的控制力,绘画技巧,对作品的理解,和笔下的张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无法判断这些——哪些是受成人的影响,哪些源自于自己的理解和控制。因为处于发展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大部分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评判,而同时会用这些评判来限制自己的发展。这点在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家的书中都有提到,我又再次重复,是因为很多爸爸妈妈虽是无心,却总用自己的角度或者感受去评价孩子。正如刚刚说到的,家长所说的“唯美”是指的画面干净,颜色漂亮,那传达给孩子的意思就是:干净,颜色漂亮的画面才是一幅好的作品。家长的评价导致孩子无法用心判断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而停留在对“美”表层的,统一的,概念化的认识上。无疑,这让孩子更注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感受。画笔下流淌出来的作品,也是以成人标准为目的的作品。因为有了标准和目的,孩子就失去了很多发展自我和改变自我的空间。

    讲到这里,这位妈妈基本理解了我的意思。

    也就是说,唯美的儿童画本身就没有对错之分。儿童画,无论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上去如何,只要是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出自内心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就比如我们画室有3、4岁宝贝的涂鸦作品,也有7、8岁孩子美丽精致的色彩、线描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均在孩子能够用心感受到,理解到,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基础上。任何一种作品,如果抛开孩子的理解与感受,只注重画面的效果,一切就都等于零,更甚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这位妈妈又重新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她本身也有此理解,但是当站在人群中时,当不断的有人给她评价说这样的儿童画如何如何,那样的儿童画如何如何时,就让她开始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动摇,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

    这种怀疑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虽然我们的爸爸妈妈现在对教育孩子都非常的用心,但是难免受到自己周围人的影响和自己固有经验的影响。就比如你坚信自己走的是正确的路线,10个人里有9个人说你走错了,你是否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会怀疑,会迷惑,会彷徨?所以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的纠结就很容易理解。再比如现在的教育方法很多,我们不能说哪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能说哪种就一定完全错误,好多妈妈边看边学边实验,可是孩子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妈妈们就极其着急,丧气。岂知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在自己能吸收理解的程度上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而决定的。所以我会对很多妈妈说:当你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教育就好了。相信无论教育方法如何,我们都是由心出发,对孩子进行着爱的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感受源自内心的指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iy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