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233742/16d2f4034c2c4481.jpg)
今天在一家上市企业参观,看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布局和演进思路,感觉到我们公司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IT信息化工具则是为管理服务的,一环套一环。对管理来说,是围绕经营展开的,经营要以客户为中心;对于IT信息化工具来说,管理也是业务,只是面向公司内部。
这家公司的IT信息化布局其实体现了管理的方方面面,我没有想IT工具有哪些,更多的是让我意识到公司的管理变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想起来自己属于野蛮生长的“管理者”,虽然也经历了十几年大公司的磨练,但无论在经营管理、产品管理还是组织管理,都没有经过系统性训练,靠自己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感悟,在学习中提升。有幸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但我理解只是自己的底层价值观和离散的认知在发挥作用,因为只要价值观正确,认知没有太大问题,用在管理上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前段时间也在进行反思,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过,对于很多知识深度理解不够,就很难引起深入思考。只有深度足够,才能够在某个领域深耕发芽,才会有系统性的提升。
就像陈春花老师的《管理的常识》和马利克的《管理成就生活》这两本书已经读过两遍,但感觉很难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没有形成一幅管理地图,这从侧面就反映了一个问题:仍然没有理解到位。
今年就借公司管理变革的东风,准备在管理这个领域进行深刻和系统化的理解。先给自己列个都读过的书单,计划再次进行深度解读,也算是给自己立个FLAG:
1.《管理的常识》陈春花
2.《管理成就生活》马利克
3.《卓越的管理者》德鲁克
4.《成事心法》冯唐
希望这是中西结合,相互补充。然后用实践来检验,获得更有高度的理解,这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的系统性训练。
下面是《管理的常识》思维导图,其实是这本书的目录,画出来之后就是管理的基本框架。从这本书开始启动系统性的管理思维提升之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8233742/0b794e603e47196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