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今天突然冒出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概在很久以前我就在西方心理学的一些基础概念与日常生活的差异中有这样的体验。
理想的健康心理状态是“自理”,有边界的,只控可控的自己,对于他人则是遵循生物完整性原则,分清人和人的个体界限。这被公认是完整健康的独立个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但我常常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边界的折叠。
之所以用“折叠”,意思是它未必是不完整不健全的,而是在相对完整健全的薄弱基础上存在一种亲密关系的心理折叠,这层折叠的表现方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表现在对他人的关注,控制,制约和影响上。这导致一个人的注意力并不安驻在自身,需要倾向另一个个体,而被倾近的客体也会把注意力倒向身边任意的客体。普遍活泼的注意力,形成一种心理投射的内射效应,使每个人都在或自体或客体中有所克制,最终产生一种所谓的制约平衡。有些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共生关系”,但我想,用小我词汇来照应大我现象实属诡辩。共生关系只是心理折叠模型中的一类存在典型特征的对称折叠,它其实还是基于这个大的折叠模型。就像人在密集的环境中必然会紧贴着身旁的人一样,密集才是人贴人根源,个人认为西方心理学探讨的共生关系更多意义上是针对在空旷的环境中出现的人贴人现象。所以生搬硬套去对号入座是不谨慎的。
在巨大的折叠逻辑中,人们似乎无法接受亲近的人对自己的不关注,不要求,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太过关注和要求,总希望存在一种理想的折叠,不失去自己的同时又恰好不至于让自己面临孤立的处境。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幸福感。
地缘社会是国人注重关系多于人本身的原因。人服务于土地,也就必须服务于土地上的人际关系,而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就是心理上的彼此映射,形成一种规矩的默契。也许这种关系对每个个体的感受而言不是完美的,甚至是不舒适的,但这是人对群居社会做出的一种自我妥协与退让,在大我的平衡之中,的确是利大过与弊的。
西方社会更讲究个体的发展,讲究个体凭借自身发展的程度营造开放关系的一种自然规律。这也是我至今觉得较为尴尬的一个视角。
自身发展可以剥离环境而论吗?
开放关系普遍存在吗?
在理解这层自然规律之前我们是否注意过自身当下环境中的自然规律?
这是我暂时的一点思考,仍未停止,更有待扩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