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6号,晚上并没有什么赏月的气息,只是看着我爸妈疲惫的坐在沙发上。
下午来做客的人是找我爸参考一下婚姻的,准确的说是带儿子来参考的,这位大叔比我爸大不了多少,但是人家儿子已经31了,而我呢,作为家里的老大,还是一枚学生。
自我读大学以来,妈妈不断说自己累,爸爸倒没怎么说过,然而几个小时前他还描述了自己工作的危险性,听的我一阵心酸。虽是与设计有关,但是需要跑工地的工作,总能让人灰头土脸的,随便添一块伤疤已经是常事了。半晌,我爸我妈和我都默然无语,一会我妈让我看她的眼睛,感觉自己皱纹多了许多,据她说更年期也提前了好几年,不再是以前那么有干劲了。这些年,我感觉也是这样,为什么有时我的性格偏向喜欢天真,喜欢单纯,或许是人的一种躲避心理吧,妈妈在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做了一份兼职,日常工作需要体力,这份兼职则是需要脑力,身心俱疲,自然是衰老的越来越快。
我心里反反复复响起一个声音:父母太老,我们太小。据他们说由于年轻的时候比较穷,生我们也是比较晚的,以至于到了这个尴尬的年纪,父母需要休息,而我们还不能撑起一片天。我妈随之又絮絮叨叨说再给她一个小孩也看不了,我心里暗想:“这是还有生一个小孩子嘛!”原来是想到了给我弟带孩子的问题,我弟还是个初中生呢,老妈就是想得远,而我看到某乎上讨论婆婆带孩子的问题,也就很理解了那句大多数人赞同的“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是啊,父母的时间不等人,父母的身体不等人,或许我们可以慢慢长大,但是父母的衰老好像就在一夜之间。记得马原课上的一个短视频,主持人分别问三位采访者,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正值青春的他们,回答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想走的更远,飞的更高。主持人又建议我们来把生命分成进度条,看一看自己和父母的生命。当真的把生命分成如同手机电格的样子时,当他们看到父母的进度条已经远远不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时,沉默的三位受访者,修改了他们的回答,加上了他们的父母,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参与父母的生命。
年轻时我们追求走的远,走的快,以为总会有人在我们身后,但有一天,你若不回头,看不见他们的衰老,你会觉得,一切都还太年轻,一切都还有机会,一切都只是你以为的一切。
写着写着就有种要升华主题的气息,毕竟刚刚脱离高考一年多。但真的是,想法的自然流露,大学后,我通过各种途径看到或者说是了解了一点外面的世界,我想飞,但又眷恋家的温暖,其实,并不是家,是父母的温暖。父亲母亲,请慢一点老去,请陪伴在我成长的时刻吧。。
注:是从我之前写的搬过来的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