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很多年,做过不同的工作,都不是真正喜欢的,总觉得自己的灵魂是丢在了某个地方,找不到了。
有少数人,完全依照自己内心想法活着,居然可以活的精彩。那些勇敢追梦并且成功的人,成为大多数人崇拜而不敢企及的梦想,普通人成为他们的粉丝,消费者通过文学作品,音乐,甚至商品广告中花费时间和金钱,获得暂时的满足。
有个研究者说,人生分为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就是有明确的开始,明确的结束,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例如一个人的获得多大的权利,多少金钱;无限游戏是没有明确的结束的,例如苏东坡在朝堂竞争不过对手,他的对手打败了他(不管用的是什么手段),所以他的对手在有限游戏就是一个赢家。但是在无限游戏中,苏东坡在被流放仍然活的有声有色,在后世来讲他名垂千古,他就是无限游戏的赢家;又比如梵高,也同样如此,生的时候很痛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画看出他对生命的炙热之心,却在死后成为人人敬仰的艺术家。
前两年有许多人在讲不忘初心。而这颗初心是什么?我始终没有参透。由于我的思绪中始终掺杂了许多别人的看法,始终无法安心思考及做简单一件事情。在时间的间隙,偶然可以扑捉到那颗初心,但我却不敢相认,无法简单执着热泪盈眶,无法打动它成为我生命的常客。
最近一次感受到初心是因为一个人。无意中看到他忘我地舞蹈,倾注了他的灵魂和生命力,没有刻意表演的痕迹,似乎用生命和灵魂在舞蹈,又让我感觉轻盈自在随性,一个简单的舞蹈,竟然像看一幅艺术画作又听一首歌,可以感受到太多的东西。虽然是一个明星偶像,但我不认为他被世俗所染,一切都是最简单最打动我的样子。第一次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追星,我觉得是因为他活成了他们想活成的样子吧。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做到极致,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偶像明星,他更像一种精神信仰。借用那句最俗气的话,“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应该精雕细琢。像林清玄,做自己想做的事,并把它做到极致。我常常觉得,跳出本我去看待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一场游戏,我们一生可以玩很多个自己喜欢的游戏,做好几个喜欢的梦,死亡就是明确的结束点,可以早也可以晚,一切听从上天安排。
可能我从小就是思想怪异的人,比如曾经想过活到30岁就选择死亡,因为当时觉得如果人生变的灰暗,那样没有意义的人生就不要活着了吧。20-30岁,我以为世界的一切都是有既定的路线的,比如光鲜亮丽,比如拥有很多金钱,很高的社会地位,照着那条路线走,一定可以通往那个目的和结局。现实依旧给了我沉重的耳光,我发现这条路我根本没有天分,很难持续,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靠谱,没有一件事可以真正长久钻研做到最好的。我明白,原来我一直在模仿,模仿不是自己的人。
因为害怕痛苦,所以平庸。20-30岁,因为尝试过挫折和痛苦和太多难以忍受的事,后来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努力避免痛苦。就像打麻药一样,麻醉的时候就感受不到痛苦。因为贫困很痛苦,所以无法忍受没钱没工作,时间很快就又投入到不喜欢的工作中;因为忍受外表丑陋很痛苦,所以很快又把钱花在外表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循环,无休止。曾经想过支教或是去慈善机构,也是因为害怕不敢去做。小时候期待成为一名作家,中学时看到同龄人的差距,就轻易将自己否定了。我喜欢文字,艺术,运动,播音,通通都不见了。每一件事,我都觉得可能失败,像是一个可怕的终点。我一直在寻找麻药,现在我很想按下暂停键。然后认真去尝试一件事情,去坚持,去钻研,不在中途说我不行,而是做长期坚持之后看看自己是真的不行还是真的不够努力。天赋这个词有时候会让人作为一个借口,其实天赋或许只占了1%,而需要99%的努力。至于运气,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是不是真的有足够让你脱颖而出的积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