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毛姆《面纱》

读毛姆《面纱》

作者: 一赴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18:45 被阅读0次

baike.baidu.com/item/面纱/19459148#viewPag

(百科的第一句介绍就说,这是女性觉醒之作,我很生气,根本没有觉醒,只是有勇气逃跑罢了!)

我一点儿都不了解这个伟大的作家!高中写议论文的时候引用过他说的几句话,之后就零零散散地在微博上看到别人的引用。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印象,总是觉得他太难接近了,向他靠近会令我自卑又胆怯。可是,发现并不是呢,至少看这本书不是,这位现实主义作家,太有“人情味”了,他说的话,写的字,切实又犀利。

虽然我看完了全书,并且也思索了很久,封面上那句:“别掀开,被那些活着的人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还是想不通,书中没有提及这句话,也不清楚是不是作者本人所写,还是宣传者的推荐语,若是前者,那就相当遗憾了,我可能没有读懂毛姆。若要仅仅通过一本书,就读懂毛姆,也是高估了自己。

我以为基蒂的愚蠢、肤浅、淫荡是其本身,沃尔特的尖酸刻薄、病态、冷漠是其本身,查尔斯的胆小懦弱、自私、爱慕虚荣也是其本身。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活着的人称之为华丽面纱”的东西存在,因为不晓得这本书里是哪个死去的人得道修仙可以站在如此一个高度上去说话,或是说哪一个生命的旁观者如此清高不染没有携带上这么多的人世间陋习的其中一个而想替他们掩藏,而活着的人或许他们披着面纱,但绝不华丽,因为我们看见,他们每一个人,或是说这几个主人公,均是可悲的,或是在某一个方面是如此的丑陋。但我也不是想站在某个人性的制高点去评判,之所以愤怒,也是于其中看到某个瞬间的曾经,那些人多多少少会犯的错误,在作者笔下赤裸揭露。

想谈谈死去的主角,沃尔特。其实基蒂早就该知道了,这个男人从他追她的第一天起,表现的就是真正的自己,在基蒂参加的每一场舞会上,沃尔特都在,他说,我在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爱上你了,但是沃尔特一直默不作声,就算是跳舞也默不作声,坐在会场的角落不与人交际。因为基蒂觉得他跟别人不一样,觉得他愚钝、内向、笨拙而可爱。但是谁知,沃尔顿却是永远的像结婚前一样“愚钝、内向、笨拙”,这一切,我想他是因为爱基蒂而显现出来的,附和基蒂的“愚钝”,实际上沃尔特聪明的不行,因为太聪明了,洞悉一切,而无法说出口,默默陪着基蒂玩那些笨拙的小把戏、开笨拙的玩笑。从发现奸情,让基蒂去找查尔斯时,我们就发现他是有多么的睿智了。他深知查尔斯这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一定会弃基蒂于不顾而去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家庭。当我看到查尔斯和基蒂吵架那一幕时,我才恍然大悟,呵,我跟基蒂一样蠢。

不过有一点意外的是,我以为沃尔顿是爱基蒂爱的太深了,所以不愿意放手,因此他让基蒂去做一个明知道不可能得到成全的事从而将基蒂束缚在身边,要她陪着自己去霍乱病区工作。没想到,最后他也承认:最开始,让弟弟跟他去霍乱病区,是想让她死。太爱了,因为爱,奸情让这个冷漠,压抑的睿智男人内心的尊严、清高手打沉重的打击,让他再一次深深感到自卑,而恨得不行了。沃尔顿平时冷漠残酷实质上是对自己内心敏感和悲哀的保护,他从未得到自己心爱的人的爱。

所以在沃尔特死后,瓦丁顿说:他到底是不慎受了感染,还是他一直在拿自己做实验。基蒂的脸色变得十分苍白。我想毫无疑问地是后者,从一开始来他或许就希望跟基蒂两人双双丧命,基蒂死亡可以缓解他心中的恨,自己死亡是对于做出这一残忍的行为对内心的解脱。

在沃尔顿承认曾经想让基蒂死后,他说,可你没死,你活过来了。沃尔顿死后的最后一句话,死的却是狗。我的理解是,沃尔顿在最后发现自己为爱发疯了,竟想让自己的爱人去死,他是一个理智、聪慧、人品端庄的人,受人赞扬,但是他无法忍受自己竟变得如此丑陋,与此同时,基蒂却又在教堂行善事,焕然新生。因此他将自己成为是那条“疯狗”,但应该不至于认为基蒂十个“好人”,不过就是认为自己罪大恶极。

沃尔特是全书最可悲最可惜的牺牲者,明明可以是救人无谓的医生,却委屈在爱情下自杀。

我对基蒂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说过的那一句又一句:他爱我爱得疯狂,我以为你非常爱我,他非常爱我......等等,这一些浅薄的自以为,让她活在了男人造的假象、自己造的象牙塔里。开始我以为,也许,也许真的是想表现,这个女人在婚姻不幸是碰到人生真爱后是如何争取自己的幸福,没想到,是一段更加糟糕的感情。在看《通往机场的路》后,我一度曾深深被那段婚外情迷恋,他们合适又温柔。所以认为这本小说里也是,没想到,这里想表达的还是那大多数,永远的大多数,男人的欺骗,不忠的惨痛。

之后从病区回到香港后,基蒂在修道院的表现可谓是洗刷人生的成长,我以为她真的不再愚钝了,万万没想到依旧在一次跌入了查尔斯的怀抱,我都能被气晕了。就算最后她上船回到法国,我也坚定它是无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抵抗住在查尔斯面前的无能,因而选择逃跑,到头来,她还是没有变,沃尔顿的牺牲,再一次被证实,非常可惜了!

至于查尔斯,大写加粗的渣男的典型范例。不议。姑娘们可得好好睁大眼睛,清醒头脑。

照例,最后是一些图片。

上面是沃尔顿让基蒂去找查尔斯,和查尔斯的对话 喜欢的修道院院长 基蒂在变好 这一段对院长的描述特别到位 再次沦陷...

相关文章

  • 读毛姆《面纱》,品标题的重要性

    #日更打卡# Day35 《读毛姆的<面纱>,品标题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读毛姆的《面纱》,很有感触。 《面纱》这个...

  • 读毛姆《面纱》

    baike.baidu.com/item/面纱/19459148#viewPag (百科的第一句介绍就说,这是女性...

  • 读毛姆《面纱》

    毛姆的小说名称都有隐喻的意义,即在未读完它之前,我们无从从题目猜测到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一个例外就是他的第一部小...

  • 读毛姆的《面纱》

    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书是《面纱》。 小说的核心是情节。《面纱》这个故事环环相扣,读完一页就想翻到下一页。 故事一开头...

  • 读毛姆的《面纱》

    由于放假的时间长,所以找了一本大师毛姆的书拜读。这本书的创作源头是因为毛姆看了但丁写的诗,选了其中一句话写了这个故...

  • 读毛姆小说《面纱》

    毛姆揭开人性的面纱,深刻剖析人性,责任,虚伪,救赎,,描写手法细腻,性格鲜明,最后女主角凯蒂走向平静,选择了一条心...

  • 读毛姆《面纱》之感

    毛姆的《面纱》主人公是一位适龄女子,正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可是过程却不是那么顺利。这位叫做凯蒂的女子,已经在挑挑拣拣...

  • 重生—读毛姆《面纱》

    别揭开这彩色面纱,芸芸众生都管它叫生活…… ——雪莱《别揭开这五彩面纱》 这是一个女人重生的故事。 二十世纪的二十...

  • 读毛姆的《面纱》

    “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

  • 读毛姆《面纱》有感

    读了一本毛姆的小说《面纱》。讲的是一个女孩,跟着她的丈夫旅居香港的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概20世纪2,30年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毛姆《面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nh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