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去年夏到今年冬,当失意无处安放,且不想任由凄惶肆意时,把思绪投放在了这部86集人性演化的大戏。区别于三国,这部剧的视角,取意高妙地从曹魏展开,抒写了大将军司马懿的深浅一生。
通篇的意象与格局笼罩着视觉等美学的基调,剧中演绎出了历史人物的气格与神韵,奇思无穷的高格台词,纵深透视尽皆电影和史诗的壮阔美感。吴秀波团队缔造与呈现的这部后三国,人性悲凉,雄浑冷烈,但不乏混同机巧的幽默和款款深情满载终生的爱情。
郭照与曹丕-灵动守望的爱
张春华劝戒郭照要找一个真心相护之人,熟照的回答是“我只知道,喜欢一个人有多美好,那种感觉就好像生有所恋,苦难中也有希望,就连他的痛苦也觉得是高贵,想要和他一起分担,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帝王心术,最怕是没有人百分之百的永远忠诚,每天想的都是人心鬼蜮,生死一线,郭照将纷沓之情思真心相付,于疼痛中的曹丕她似岁月赐予的慈悲宽厚的所在。
柏灵筠与司马懿-剔透玲珑的心
“庙堂之上,波云诡谲,宦海沉浮,生死一线。这世上世事无常,谁还能说出个定数?灵筠愿为司马懿,留在城中暗中成就上接青云,下怀江河的志向“。
彼时司马半生步步为营都在为他人筹谋,智计无双但也因曲高和寡无人所懂而孤寞半生,灵筠倾心相许且知他心之所向,这份相知,唤使司马懿如泣如诉与之对弈人生。
郭照与灵筠情思丰富而纤细,迎往浮世的千重变化,识透了局势的烟尘,自有其对生死分明的知悟力。郭照稚拙的忠贞,灵筠聪慧的相知,亦是懂得情谊也是一份投之所需,完美地呼应了剧中曹丕与司马懿刚劲有为,空山雨后的人生。
爱情,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孜孜不倦去追寻的题材。阿兰德波顿说,不询问他人的爱情标准是一种良好的风度。我们先有爱的需要,然后再爱一个特定的人。
当下是一个极易产生爱情又容易转移爱情的时代。人们于孤独中生产出爱的需要,心生恍惚的瞬间又不能明辨眼前的幸福是否为真正的幸福,长夜孤独不想被周围落下,被责任或欲望驱赶,比照理想型,比照前前任和社会普世标准,苦思寻来一份“陪伴”,或一份“刚好”,或是一份"算了"。于是发生出一段段爱情或蕴藏着爱情的关系,这些关系总会被定义出一种结果或一种具体,于是产生了被社会具像化的产物,就像情人节的香水玫瑰巧克力,商家投之所需的衍生产品。就像婚姻,社会发展衍生的关系形态。在等爱的过程中发生一场场等价交换,从中得到和失去,没有什么抱怨,也没有什么惊喜。
人们往往容易相互吸引但谈不上爱情,对爱情的向往与着迷往往不如对滚滚真金白银来得猛烈。于是那一段段带着爱情色彩的关系,成为一段段无疾而终的故事。遇到有一点儿喜欢的人,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可能,便能马上压制好内心的情感,拔慧剑断情丝。只想赚真金,谁愿动真情,更没有兴致和不喜欢的人释放魅力。
人们容易分辩寂寞和欲望,却并不容易分辨何谓真爱。我们消费和消遣爱情,同时越来越喜欢和自己的想法单独作伴。不主动走近一些人,走进一段关系,抽离时的痛楚会伤害到练就的真身,更怕新阶段新关系新角色生出的焦虑。相比爱上他人,我们更爱的往往还是自己。
我们孤独,却又害怕亲密关系带来的麻烦,真爱或婚姻将会是越来越多人主动去切割掉的社会情感关系。就像人们对爱情的一再索取那样,香水玫瑰巧克力已证明不了情人与情人之间的与众不同,被爱被偏爱取代,形式上的礼物或将被齿为敷衍的道剧。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进步,婚姻也将不会是人们必然的走向,它会成为个人思索生命发展的选项,结不结婚也将只是一种生活形态的选择,失不失婚是对生命价值的决定。单身不可怕,失婚不可怕,可怕的是来自于社会集体传递给我们的那些讯号:如怜悯或偏见,如担忧或好奇,如不易或关心。有时这些来自各方的、"关爱"如果处理不当,或是接收不当,就会造成个人的困扰,成为一种沉重的挫败。
有人说,幸福的人是沉默的,他们没有困惑,无话可说。大多身陷深渊的人也是沉默的,他们背负太多,无从说起。
不管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一如即往的对待生活,有爱情也罢,没有也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是自始至终的重点,为爱情而活,更为自己而活。
吴秀波在发布会上称,他力争不辜负和轻漫每一个角色,让每个角色在这部剧中都有始有终。剧中重构了历史时空,对每个角色的性格发展注入了大胆的人性揣摩,拿捏得恰到好处的传奇元素,看剧时有感于司马懿堪称人间至痞,温情与隐忍陪衬在雄才谋略中更能挥洒出张弛力。于几十个小时的剧中安静地在不安中寻找些许依望。但不要在传奇的故事中寻找“真实",就像不要在Alone Together的当下随意去惊动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