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控力第一部分的分享时,我们就提到了延迟满足,以及棉花糖实验的内容。在那个环节我们自然了解和认识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和能力。但它还不是自控力,那需要如何做才能将延迟满足进化成自控力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孩子,再让他们懂得延迟满足的状态下,进行一些强化的刻意练习,让他们可以更好的从延迟满足能力的掌握,到自控力的掌握。
这个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的,比如当孩子有欲望的时候,我们需要给欲望加个适当的条件,并在条件完成后给予一个更大的期许,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就会渐渐习惯了看到诱惑之后思考是否还有更大的惊喜。
就算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先自己思考一下,实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才会去求助他人,而不是遇到问题张嘴就问。他们也会通过练习后,慢慢明白没有什么是可以唾手可得的,需要完成挑战才可以享受诱人的果实。
虽然这样的训练很简单,我们甚至也在时刻使用着,但总是效果不好,那是因为方法不对吗?其实使我们在训练延迟满足的时候,忽略以下的几个问题:
其一,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就如我最早看到棉花糖实验之后,我就立刻要求我的儿子去这样做,而且是以一个很高的标准要求他的。他做不到,我就用语言的冷暴力刺痛和伤害了他。其实很多时候,父母都比孩子还要着急,操之过急的绝大多数都是父母。从小事开始,从基础做起,慢慢积累,罗马自然落成。
其二,不要过分关注等待中的孩子。我们都知道孩子小时候会因为卡到等事情哭泣,如果你不管他,他会自己起来,如果你看了他几眼,那么他一定嚎啕大哭,直到你抱起他为止。如果我们一直关注训练中的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像找人抱的孩子一样,最终导致训练失败。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小游戏,让孩子的等待过程更有趣一些,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等待的枯燥而选择放弃了。
其三,想象力的镜像使用。说道想象力,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关于特定事物的发散内容,这里我们提到的恰恰相反,也可以说是一个镜像。例如,面对棉花糖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把棉花糖想象成一个你讨厌的或者特别不想得到的东西,让你产生厌烦的事物。
其四,参与训练的年龄。通过心理实验我们发现这个刻意的自控力练习并不是对所有孩子都适用,比如5岁以下孩子几乎没有效果,但对8-13的孩子又效果很好,所以在做刻意练习的时候,一定要适龄。
这个能力的进化,我们说起来很简单,这洋洋洒洒的几百字似乎说得很有道理,但其实做起来非常的繁琐,无论是训练,还是注意事项,都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急躁,致使结果发生偏移。
请记得,我们永远无法一口吃一个胖子,也请记得,心急真的吃不了热豆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