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校讲座提问之怪现象

高校讲座提问之怪现象

作者: 586ed3664445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21:43 被阅读210次

        如果希望自己的问题被好好回答,在提问的时候就得尽可能地具体化和细节化自己的问题,最好提问者可以将问题简化成选择题。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学校里总会组织学术讲座。学术大牛在台上老神在在地讲了一堆,下面坐着的听众真正感兴趣并听得懂的少得可怜。

        然而为了活跃现场的气氛,主持讲座的老师往往还要催促现场的学生提问,更有甚者为了不让演讲嘉宾脸上难看,有些老师会偷偷准备好问题写在小纸条上递给学生,让学生代替提问。这些问题有些往往顺着演讲的逻辑脉络,认真听过就完全可以有答案。也许提问者在最后问题提出让他人回答的时候,自己的心中就已经有了抉择,提问在此时完全成了个过场。

        有些问题属于老师之间的切磋较量,提问者完全不知道问题自身的深意,以至于台上教授在回头追问和询问是否有其他的问题时学生完全没办法招架。问题提得很有深度,但是回答和互动却完全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教学相长的气氛。

        除了这两怪以外,讲座中还有单枪匹马提问的学生。这一批人提问的本意不是真的有学术疑问,而是希望通过提问的方式大出风头,甚至以难倒老师为乐。其结果有时会换来台上老师尴尬的微笑,但是这尴尬并非来自于老师对于问题的无可奈何,有时来自于老师看穿学生意图却感到无奈。

        真正发自内心感兴趣提出问题,并且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够与老师互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学生如同失去焦点和思考的单向度的人,只呆呆地在观众席做着自己的事直到讲座结束。最怪的就是这一批人被突然点名向教授提问,手足无措却仍要呵呵笑地提出无厘头的问题。

        到这里,我们重新回到开头所提到的提问的方法,具体化和细节化自己要提出的问题是得到最好答案的重要方式。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得不得到答案都无所谓的态度在提问,提问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为了其他,这答案即使得到了也极为尴尬吧。

        问非为答,何其怪哉!

相关文章

  • 高校讲座提问之怪现象

    如果希望自己的问题被好好回答,在提问的时候就得尽可能地具体化和细节化自己的问题,最好提问者可以将问题简化成...

  • 高校怪现象之“清考”

    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现状长期以来一直饱受诟病,不少高校甚至采用各种措施“赶学生毕业”,其中首当其冲的当属“清考”...

  • 怪现象 - 今日头条

    怪现象 - 今日头条 二十年目睹学校之怪现象不吐不快。 二十年目睹学校之怪现象 第一章(20项) 1、班主任就还差...

  • 现象|不存在的敌人

    国内多所一流高校特聘教授陈嘉映,日前受清华大学图书馆徐楠之邀,做了一场关于读书的讲座。 讲座题目:...

  • 俞正强

    花絮:一次高校讲座经历 有一次,一所高校约我去给学校年轻教师作个讲座,讲讲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讲座伊始,我在黑板上写...

  • 不因人而离本心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 前些天,德国慕尼黑的一位教授来校讲座。提问...

  • 听讲座,提问质量

    纬度:方向 效度:成效 课堂效率第一,作业第二 大脑的活动才是真正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参与并不全是“真”活动,思考...

  • 如何坚持读书

    昨天去听了吴伯凡关于自媒体的讲座,讲座很精彩,结束前循例是提问环节。既然是关于自媒体的,自然有人提问如何提...

  •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有一次,稻盛和夫在听松下幸之助,关于“水库式经营”的讲座,有人举手提问,表示道理都懂,但是希望松下幸之助能给些具体...

  • 教育之怪现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校讲座提问之怪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se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