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郑清明与妻子陆小凤,可以看得出两人眼中透露着绝望。
陆小凤怀孕30周,双胞胎,中央型前置胎盘,并患有糖尿病。
这是纪录片《生门》中的场景,一个聚焦于医院产科真实场景的记录性质的电视剧集。
在《生门》系列影片,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价值观。我原来秉着思想上的贫穷大于物质贫穷的概念践行我的价值观,但看了《生门》后,我发现自己好像有点错了。
一个人在思想上的贫穷不妨碍其得到快乐,严重一点来讲,即俗话所说“傻人有傻福”;相反的,追求“精致化”的那部分人相比之追求“娱乐化”那部分人的快乐和满足感往往会更贫瘠,因为追求越多,快乐越难。
对于单纯物质方面,简单说就是金钱上贫穷的人来讲,钱很多时候就意味着生命。在《生门》中,很多高危产妇顺利脱险的背后都背负着高额债款。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远远达不到免费医疗,在很多人眼里,医疗保险也可有可无,悲剧就由此发生。
在陆小凤手术前,郑清明因巨额费用和其妻子的病情抑制不住的流下眼泪,然后再调整心情,四处奔走筹钱。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叫“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郑清明落泪的那一刻我觉得,没钱解决的问题才一筹莫展。
奔走借钱,一人一千五百;抵押房屋,尝试贷款;病友的援助;找媒体、政府求助;最后走投无路的郑清明甚至跑到医务处咨询卖肾...那个时候,钱代表着生命,是保持生门开启的力量。
当时郑清明夫妇面临一个难题:面对高额的早产儿治疗费用,是选择治疗还是放弃。
当然几乎我们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继续治疗了,那可是一个生命啊”,好吧,我们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很多早产儿面临的问题都是内脏器官和脑部发育不完全,这就表明继续治疗还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如果一个生命掌控在你的一念之间,你可以说要尊重生命,可是倘若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伴随着脑瘫,肺部发育不良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你还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尊重生命那句话吗?就算宝宝顺利长大,对他来说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有可能是生不如死。
郑清明夫妇面临的还有手术和宝宝护理的费用,这已经债台高筑,何况随着孩子长大又可能伴随一些疾病,所以当郑清明犹豫时我非常能理解他,如果是我,考虑到经济的压力,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未来的公平与否,我一样会犹豫。当郑清明没有底气的说出那句“我选择治疗”的时候,我的心砰的一下,被这个男人感动了。
最后,结果是好的,夫妇二人开心的带着孩子回家,好好生活,一切就总会过去。
除了贫穷带来的绝望,更有一大部分人让人气愤。
影片中产科主任李家福说“现在的医生40%的精力都用来处理医患纠纷和向病人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这个时间本应该用来继续学习,结果都浪费掉了”。
很多护士,医师都抱着“不会让孩子从医”的理念,大多都是因为医患纠纷。
影片中谈到武汉大学一个研究生实习医生被病人家属打到ICU(重症监护室),原因是因为家属看到穿白大褂的就想打。
事后,家属放出私了的想法,并喊出“不就是几千块钱的事嘛“的二逼言论。真的是荒诞。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是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那么有能耐,怎么不去拿钱买法律呢。
有很多人就是那样不可理喻,认为在医院交了钱就必须得到百分百的治疗,留下一点病根都不行。还有些病人拒绝承认病情,盲目逃避治疗费用。
看《生门》的时候,看到下面有人评论到:“没钱来生什么孩子”。无论这个时代怎样进步,总会有那么一群喜欢diss别人的人存在。他们把快感建立在对别人的否定上,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否定自己的人格。
《生门》是一个很好的影片,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母亲的坚强。
纪录片的真实性展示了社会上被忽略的角落,让每个看到的人都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生门》,感受希望和绝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