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情绪来自于你的内心的那个更好的自已。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写了一本书《超越自卑》,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动了人的进步。
所以无人不自卑。
自卑来自于哪里:
1、3岁前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
班杜拉发现,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个体的行为结果,二是个体受自我认知的影响而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其中,个体对自我行为能力的期望对行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将之称为“自我效能感“。再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经常接待因自我效能感低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
自我效能的主要作用是调控个体的行为。
众所周知:行为决定结果。因此,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亦决定了其行为结果。
所以自我效能感将影响个体3岁后的行动力。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任何事件都能正向看待,发现事件的正向意义,并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努力不够。
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则会对任何事件进行负向看待,只看到事件的负向意义,并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不够、运气不好等。
2、自卑来自于成长环境。
如果父母的语言、评价、有没有变更成长环境?是不是让孩子自主尝试,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心里的超我。
老师的教学水平,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没有发现孩子的能力的眼睛?除了前面的50%的孩子,后面的50%的孩子怎么办?谁也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与肯定?
3、自卑来自于变化。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观念: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行为,是一bai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du后,面对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的zhi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人将不可dao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M.E.P)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当你不成功,再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然后再尝试,再失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样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至于怎么改变?
哈哈,谁人不自卑。只是谁表现出来?谁有假坚强来武装自已?
谁又可以骗过自已的内心而已。
认同的伙伴们请给我小心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