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y 南斗雨
田园春色好,怡然春归人许久都不曾提起笔,荡漾一层浅墨,记下心中的那抹温暖和感动。也是许久没有写过散文,如这样洒脱地——恣意挥洒着心底的情愫,好不欢悦。文字于我而言,永是那么铭心刻骨,因为,它是我感知人的另一扇窗,也是因为,它承载着情。
我曾说过,散文如诗一样,对情感的要求极高,没有感情的散文读起来无神韵,而有情之散文,能让人能感动到融化。它在某种意义上是诗生命的一种延伸,变得更具有挥洒自如的空间,我喜欢散文,就是因为它洋溢着深情。
四月初来,没有三月草长莺飞的清丽,反而多了些许翠油的深邃。看那山间黛然的松柏两君子,傲然挺拔之风骨,全然是一种不畏天地的超脱,其勃然之生机,使人目触染春。视线急下,滑至山下,两行深柳绿意盎然,丝绦参差披拂着,被风儿轻柔地微拂着,俨然是一对情侣,含情脉脉,依依不舍。“风惜柳”之景,不正是眼前的此情此刻么?路旁的黄花遍开,其枝叶油油的,着实喜人,与其艳丽夺目的黄色相映衬,又是彰显着另一派截然不同的春色。
于这样的春色中,心却因此而触动,感慨万千。猛然间,想起了鲁迅先生,前些天看萧红的散文,其中一篇就有记述鲁迅先生的,我颇为之触动。鲁迅先生的伟大,是孤寂的,是不被人所理解的,他虽言辞锋利,但是为人却是随和的。从萧红的墨笔之中可以看到最现实的鲁迅,她简单的几笔,就已勾勒出最平实无华的他,那么和蔼可亲,那么温暖可信就如我眼前着松柏,活脱脱是一位君子,令人敬佩。萧红从鲁迅先生身上感受到的,不只是他率实的性格,还有那种如父辈、如师长般的关怀。我坚信文显人格,从鲁迅先生的文,能感知到他的心。斯人虽已逝,但其魂,毅然如一股精神之清流流淌在我心间,坚定着我相他学习的决心。我仰慕鲁迅先生,仰慕他的才,仰慕他的人格,仰慕他孤寂傲世的骨棱。
于这样的春色中,我想得许多。我还想起了徐志摩。这个才情超然的前辈,世人皆知他思想洞明,能挣脱凡俗。然而他却受世俗的猛烈攻讦,他为人随和,全无嫉妒之心,他是老好人,在朋友中犹如“润滑剂”。朋友们都很喜欢他,胡适先生就是之一。这是我从胡适先生的散文中看到的另一个徐志摩,以前看到他情怀博大,因喜欢林徽因而和怀有身孕的妻子离婚就不敢恭维,但从成熟的角度而观,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血性,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将新兴思想付诸现实。总而言之,我钦佩他的才华,一如他的《再别康桥》,能成为世人传颂的经典,“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诗中那挥手而去的游子,留下的背影,永是那么动人。他于散文《想飞》中说:“做人没有不想飞的,凌空去看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是真正的志摩,我敬佩的志摩……
于这样的春色中,我思想跨度极大,不知为何会想到未来。男人当有血性,当有担当,当有明确的未来和积极上进的心,这才是男人该有的风范,该有的魅力,该有的气量。我深深受儒道思想影响,胸中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情怀;又有道家的飘渺,自渡之心,心中渴望淡泊,逍遥,无奈现实又矛盾重重。两种思想的交涉,我全然没有前辈苏轼那样的豁达超怀,驾驭不了这矛盾之力。但是我不痛苦,儒家思想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折磨,更显精深,我偏重此道。也是通透的说,作为一个男人,应当有儒家仁怀之血性,面对困苦,永不屈服,奋力迎击。但于名利而言,当有道家之清明,坚守本性,恬淡地接受生活。
于这样的春色中,我也不知为何想到我心中仰慕的另一个人。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是我奋斗之源泉,是我之所有。她给了我拼搏向上的坚定,给了我改变命运之气力。三言两语说不清她的重要,反正她于我而言,如诗,如晴阳,如春风,如知己,如故友,如老师……
望其四海之大,任我天地遨游。我也曾说,愿择一城,遇一人。我想,我今生只将此当作目标,不作它言,只全力奋斗,反正我一定会坚定前行,任尔风吹雨打,千磨万击,谁也动摇不了我的意志。
感谢命运,让我见到了你,激发了我为之努力的决心。没有遇到你,我之前的二十年算是白活;而遇到你,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