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女儿放假两天,因为成人高考占用教室,学校里考虑到高二年级课程紧张,决定让部分班级提前一天到校。女儿所在的班在提前到校之列,女儿心里起了冲突,不想提前回去,又不甘心请假耽误功课,十点多下了晚自习给我打电话。
我接起电话听见女儿在那边的哭声,连哭带说的好一会儿我才听明白意思。一开始我觉得这不叫事儿,跟她说不要紧,咱可以请假晚回去。当听到电话那一端女儿不停的在说,我意识到这个时候讲道理、给办法是没有用处的。
于是我问,你想要什么?女儿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就是想给你说一说。我回应了一句,嗯。我知道此刻她需要的是倾听和陪伴。
马上要熄灯了,时间很紧迫,不允许电话里聊太长时间,我提醒女儿说,此刻你什么感受?她回我说,没什么感受,就是想宣泄一下。我说好,如果这样能够让你舒服的话,你可以宣泄。
女儿说,怎么可以这样呢?我问,你指的是老师、学校还是规定?女儿说,我是说学校的规定。我说,学校的规定不是咱所能控制了的,况且规定不是给咱一个人的,是给很多同学的。
当我说到这儿的时候,电话里有一片刻短暂的留白,女儿似乎有了一份觉察,稍一会儿,女儿跟我说:"妈妈我挂了,回去收拾东西去。"我回说好。那一刻我已经知道女儿没事了。
第二天,女儿把自己的事情安排的妥妥的。
事后回想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在听到女儿的哭声时,我的心里也很难受,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没有被她的情绪带着走,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我要帮助解决的是女儿的心理冲突。
首先,在那个当下我要看到女儿这个人,当真正能看到这个人的时候,才能共情到她。共情能力说来简单,做起来确实需要一定的功夫,能做到共情已经很厉害了,我经常在这个地方跟人摆事实讲道理,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对方不缺道理,相比之下,对方更需要有人懂他,理解他。
我看到女儿掉进限制性信念里,不能明确指出来,这样她会理解为她是错的,非但不接受,反而会更难过,我要想办法让她自己认识到,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无论怎么样做都没有对错,听的过程不予评判,能够充分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允许她有情绪,支持她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或许我做到的只是抱持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