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的水浒传是一首刘欢的“大河,向东流哇……”
大了一点之后,是武松三碗不过岗,是倒拔垂杨柳,是风雪山神庙
大学毕业之后是西门庆和潘金莲
研究生毕业,是梁山政治集团,是兄弟博弈,是社会
但归根结底,从未被招安的梁山是一个充满兄弟情义,替天行道的喜剧
每个性格迥异的人,都很欢乐
是个喜剧
直到今天,把水浒传看完了
看到了悲剧的内核
看到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除了加进去的田虎和王庆里一路胜利
自打方腊开始,108好汉每一回都在减少
最多的一回折了24个之多
每一次都是宋哭的不行,吴用劝说,国事为重,生死由天,不要过度悲伤
最后又涉及到人生的意义和功名之下急流勇退的哲学问题
把一个故事讲好,是需要笔力和勇气的
每一次的排兵布阵,是需要智慧的
最后每个人的归宿,除了李俊,武松,几个具有一技之长而被上层领导挖出去的
最后都化归一个个平凡人
宋从某一方面而言,有项羽的影子
渴望历史的认可,家乡人的认可,不衣锦还乡,便如猴子过街,没有了生活的意义
水浒传之所以能够成为四大名著
108各个鲜活的人物
基于当时的价值观,忠君报国,小农思想形成的悲剧核心的情节链条
一个小集团,从成立,到巅峰,到最后的分崩离析
有事物发展和历史前进的必然性,也是这么一代接着一代老少皆宜
妇孺皆知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