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一周,总要抽出时间给自己放个假,不管是不是累的腰酸背痛,还是舒服地一坐一天画图,这是与挣钱多少没有关系的一种态度,即使老板打电话催我上班,我,还是会乖乖加班的。毕竟吃人家嘴短,没有物质基础的保证,谈什么梦想都是扯淡。
早晨六点爬起来,天黑的只能看见繁星,月亮冻缩在云朵里,好像这样可以少一点寒冷。我像往常一样,做完热身就开始跑步了。由于今天休息,所以不用担心跑步的时间会超过限制,可以想跑多远跑多远,最后十公里收尾。谈及跑步,并非突兀而至,而是源于我写作的偶像,前辈——树上春树。他有一部小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他坚持每天都慢跑,不论在哪儿。虽然我的梦想也是像他一样成为一个写作者,我无法去面对面地去了解他的每一天生活,是如何凝练出那么优美的文字,写出动人心弦的故事,所以我选择了跑步,从生活的一个点来慢慢地去体会他的日常。我记得他说过为什么跑步,他的回答是因为今天不想跑,所以才要跑。跳出舒适安逸的环境,迎面面对,而且还是心里越逃避什么,越发积极去做才是。我想就这一点,足以高出普通人一大截了。
下午的天空略显湿冷,虽然太阳散发的光辉射的眼睛有点刺痛,但是温度不足以让我忘记这是冬季。新华书店,我已经好久没有进来过了,这是我们城市最大的一个书店,书也算是最全面和最接近潮流的啦!基本想看的书都可以找到。而我,活动的范围很小,历史不看,经典名著不看,财经不看,政治宗教不看,唯独正门的那一尺见方的畅销书足以让我驻足,花去一整个下午的时光。都是我熟悉的作品和作家。《活着》、《追风筝的人》、《穆斯林的葬礼》、《白夜行》……看过的书就像熟人一样,用手轻抚一下而过。我翻起大冰的书《我不》,以前以为他写的是心灵鸡汤和佛系类的书,大概是因为他的封面的缘故,当我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看的时候,发现里面都是一个个故事,有爱情,同样有友情,言语风格诙谐,甚至生活化,说白就是俗,但是看完之后,总感觉意犹未尽,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点赶脚,有点急促,就像一场电影开了二倍的速度一样。
看过大冰的小城故事,我又拿起了树上春树的一部作品,名字忘记了,是讲述他在国外的生活分享。我看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冰岛,一个是波士顿,树上春树对于跑步的热爱在他的文章里总会或多或少提及。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很细致,同时又自身融入进去,体验不同生活带来的刺激。逃离安逸,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练练笔,跑跑步,看看风景,着实一个自在人。
最后看的是张嘉佳的《云边小镇》,原先就已经看过一部分电子版,如今抱着实体书更是视若珍宝,贪婪吮吸着里面情节的味道。他的笔下,总有一个男子汉性格直率的人存在,他起的作用就是把男主推到他惧怕的那个位置上,利用他的意气,激将法每次都很奏效,最后捞一个遍体鳞伤。有一种喜欢叫做不打不相识,越喜欢越表现的无所谓。
书里的世界远非现实的精彩和刻骨铭心,但是书可以改变结局,可以重来,但是现实生活,你没得选,痛就是痛,时间不会跳过、快进,只能慢慢承受。看着他们一个个如此过一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当一名观众,默不作声地看着,心里祈祷,把自己从中脱离,去过自己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