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策 第 2 策 化型为模

化型为模,型还是表型的概念,模是模型。化...为...的句式,这是一个等同于的意思——明确了表型,模型属于一种关联性的常识。
疾病+表型→模型的选择 疾病→模型的种类 表型→模型的特征 把模型理解为表型标签的注释。(原本比较抽象的表型具体化,变成细胞、动物模型和组织标本选择的问题)
做基础科研,一旦疾、型参数确定,第一环节应该是解决接下来用什么细胞模型开展实验。从经济效率角度,也应该是 先大范围的开展细胞研究,等到某些结果比较确定了,再进行动物水平的验证。
细胞+动物还两个非常专业的术语:in vitro and in vivo,就是体外和体内的概念。ex vivo 是有定义的,特指直接活体取材,还有体外培养细胞体内回输的实验。
细胞模型其实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商业化的细胞株,买来直接用,也可以传代扩增;
-
另一类是基于人体或者动物模型分离的原代细胞。能用细胞系的千万别碰原代细胞!
大多数文章,在编排 Figures 的时候, 都是按照细胞一块( in vitro),动物一块(in vivo ),组织标本检测一块(ex vivo)(组织直接检测就是 in situ, 分离出来原代细胞再研究归为 ex vivo),这样排布。
生物信息学分析in silico
五个维度的数据:细胞功能数据,动物实验数据,组织标本数据,分子机制数据,生信分析数据。
关于模型什么是大问题呢?
根据其制作的原理,主要归为自发和诱发两种类型
-
自发模型:模型本身就代表疾病状态,有典型的疾病表型,
-
诱发模型:就是需要加药或者缺氧、高糖等外界条件干预下 造成疾病的表现。
-
转基因动物模型:来自于转基因动物的数据比诱导建模的动物模型证据等级高。
选几篇权威期刊报道的论著, 对文章中采用的表型评价标准,包括什么模型,什么诱导条件,检测什么指标,用到哪些实 验方法研究的细致一点,就能基本掌握其中套路常识。
Tip:在电脑里新建一个文件夹,把看到的常规的实验方法的描述统统摘录下来,按照实验名称把文件放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