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沟通上的改变
常常能听到长辈对孩子说:“你不能这样做!”“那样是不可以的!”孩子接收到信息只有“不、不行、不可以”。在学校的教育中,老师也一样会经常说:“上课不可以讲话!”“不可以打闹”“不可以。。。”孩子可能会疑惑:到底什么是可以呢?
在儿子还小的时候,我也常常这样以成年人的经验教导他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儿子从未问过我:什么是可以的?我也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儿子长大了,他给我的回答也只剩下:不,不行,不想,不要。。。听到他的回答我很生气,直到后来才慢慢地发现:似乎我们都喜欢说不可以,很少说你可以这样。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做完作业后,你可以出去玩30分钟。”“热水放15分钟后凉了,就可以喝了。”这样的效果是不是更好呢?亲子关系是不是更和谐?孩子是不是更懂理呢?不管是理论还是方法,这些都在《正面管教》中有提到,并且还有相应的使用工具。我个人认为,在知道可以做什么后,如果还能给出相应的方法或使用工具,那么能更快速地获得这项技能,在操作时思路、步骤也会更清晰。
现在的我在告诉学生要求或规则时,会刻意要求自己说清楚孩子们能做什么,要怎么做,而不是以往的粗暴否定。当然与儿子无数次的“对战交锋”后,我选择了“你可以这样。。。”的建议方式进行沟通。表达方式的改变,使得对话气氛平缓和谐,同时为持续沟通和有效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开始。在今年假期的多次实践中,我与儿子的沟通少了剑拔弩张,开始了有效沟通,并且能达成一致,假期中与儿子的多次礼尚往来促使了我们彼此的成长,也是我本年度伊始最大的改变和收获,其中的精彩只想留给自己慢慢品味。
网友评论